水产百科

三、糖类与无机盐的需求

2023-02-09

糖类 河蟹对糖类的营养需求目前尚未确定。然而若饵料缺乏糖类和脂肪,像其他水生动物一样,河蟹不得不利用饵料中蛋白质来满足能量需要,这样就影响了蛋白质发挥最高的生长效能。此外饵料中的糖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还可起到各种代谢如非必需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中间媒介的作用,糖类亦有助于提高颗粒饵料的加工成形率,因此,在饵料中含有适量的糖类是重要的。

一般来说,水生动物利用糖类的能力较其他动物低,而甲壳动物利用糖类的能力又随其食性、种类不同呈现出很大差异。如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对麦芽糖、蔗糖及多糖类 (如淀粉、糊精和肝糖) 的利用率比葡萄糖来得好,其原因是,葡萄糖等低分子糖类容易吸收,但血浆胰岛素及糖代谢酶一般在摄食一段时间后提高至最大值,这一时间导致吸收快的葡萄糖在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就排泄出去,而消化吸收稍慢的高分子糖类,其吸收恰好与酶活性升高同步,因此其利用较为充分。

至于虾饵料中糖类的最适添加量,Deshimaru (1981) 认为,在含52%蛋白质的日本对虾饵料中,以添加10%~15%的肝糖可得最佳生长效果; 如蛋白质下降至40%,而肝糖提升到30%,则造成生长率下降,Alava和Pascual (1984) 拿0.62g的斑节对虾分别喂以10%、20%和30%的海藻糖、肝糖和蔗糖,发现饵料中添加20%糖类是适宜的,其中又以海藻糖效果最好,不但虾的生长好,而且存活率也高。河蟹系杂食性,其最适蛋白需求在35%~40%,因此可望其对糖类的利用率比日本对虾等肉食性种类为好。徐新章 (1990)采用正交设计法,试验了河蟹溞状幼体配饵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的适宜含量,将正交试验的溞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作为判别指标。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糖为最次要的因子,在配饵中的适宜含量约为20%; 而纤维素居蛋白和脂肪之后,成为第三限制因子,其适宜含量为4%。随后,该作者又采用相同的方法对0.1g幼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以成活率为分析指数,得出其配合饵料中糖和纤维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31%和7.8%,均明显高于溞状幼体的需求量,且在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和无机盐各因素中,糖是第一限制因子,表明影响成活率的首要限制因素是糖。陈立侨等 (1994) 在进行蟹种配饵中适宜蛋白质含量的研究中发现,在16.5%~53.6%饵料蛋白质范围内,当饵料蛋白质含量低于25%、糊精添加量高于47%时,除蟹的生长率明显下降外,还影响到机体营养物质的积累,致使全蟹中水分偏高而蛋白质含量下降,这可能因饵料中糊精含量过高,影响河蟹的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双重影响所致。因为有报告指出,当中国对虾饵料中淀粉含量超过20%时,会导致对蛋白质消化率的明显下降。此外,从试验结束后蟹体生化组成的分析来看,蟹体类脂物含量 (LI) 与饵料中糊精含量 (DA) 呈正比关系:LI=0.081 0+0.054 4DA (r=0.923 6,p<0.01),表明蟹体类脂含量的差异与饵料中糊精的摄入量有密切关系。本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37%的糊精对蟹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糖类对甲壳动物幼体的影响也曾被研究过,就存活率而言,似乎是双糖类对日本对虾的效果最好,但就生长而言,却以多糖类效果最佳,双糖类次之,单糖类最差。综合考虑虾的增长率和成活率,则以蔗糖和糖元作为虾饵糖源是适宜的 (弟子丸修,1978)。

粗纤维一般不能为虾、蟹利用,但却是维持虾、蟹类健康所必要的。饵料中适量的粗纤维具有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于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添加量过多会影响对虾的生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88) 试验表明,饵料中含6%左右粗纤维对河蟹生长发育有利,而中国对虾饵料中纤维适宜含量为4.5% (徐新章,1989)。

总的来说,河蟹对糖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还仅限于饵料中适宜含量的初步探讨,今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查明河蟹与糖代谢机能直接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各生长阶段的河蟹对不同种类糖的利用率、饵料中糖类的适宜添加量等,这对促进河蟹正常生长,节约蛋白质用量,降低饵料成本有重要的意义。

无机盐 河蟹虽可以通过鳃从其生长的水环境中吸收一些矿物质,但由于蜕壳的关系而常失去许多矿物质,故必须由饵料来提供。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维持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河蟹的矿物质营养及代谢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由于河蟹一般是在淡水中栖息生长的,但性腺成熟后,则必须作生殖洄游,到河口浅海去交配繁殖,所以水体中的矿物质组成、含量除影响河蟹饵料中无机盐的需求外,还将影响河蟹的繁殖和幼体的正常发育。养殖水体中的无机盐组成、含量可直接影响河蟹对饵料中无机盐的需求。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仅见到有关饵料矿物质适宜总含量和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影响的初步报告。

钙与磷对甲壳动物的生长很重要,钙构成体壳并参与肌肉功能、神经传递、调节渗透压以及作为酶的辅基。磷是ATP、CP、RNA及体液缓冲液的重要成分。从分析结果来看,河蟹不同生长阶段,如大眼幼体、0.1g幼蟹、9~10g幼蟹和120~150g雌、雄蟹,蟹体中钙含量分别为11.12%、14.99%、12.57%和11.35% (♀)、14.73% (♂),即钙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相差不大,在11.12%~14.99%之间。而相应生长阶段磷的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大眼幼体 (0.759),0.1g幼蟹 (1.50)、9~10g幼蟹 (0.56),120~150g雌蟹 (0.27)、120~150g雄蟹 (0.25),不同规格蟹磷含量最大可相差6倍,相应地它们的钙、磷比值在9.99~58.92变化,高低之比为5.9倍,这一差别,是由于体内磷的变化带来的。河蟹不同生长阶段体内钙、磷含量的变化,可为河蟹钙磷营养需求研究提供参考。十足类其他甲壳动物中,依据Kitabayashi等(1971) 的报告,日本对虾对饵料中添加1.04%的磷及1.24% 的钙,对日本对虾的成长最好,若钙磷比提高到2:1时,则成长会被抑制,且着色较差。Shewbart等 (1973) 认为褐对虾 (Penaeus aztecus Ives) 可能经由渗透压从海水中获得钙、钾、钠、氯,而磷则需由食物提供。李爱杰 (1986) 在研究对虾钙磷需要量时发现,仔虾饵料中钙磷总含量大于1%,而Ca/P比为1:7.3时,其成活率及增重率最好; 对幼虾,钙、磷总含量2%、Ca/P比为1:1.7时,虾的增重率及饵料转化率最高; 钙、磷总含量较低时,Ca/P比中磷含量虽高,也会影响仔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

根据上述钙磷比,再由于所用原料大多为钙多磷少,所以饵料中不用另加钙盐,而应添加适量的磷酸盐。徐新章 (1990) 用CaCl2和KH2PO4调节配饵中的钙磷含量,试验了河蟹溞状幼体对钙磷的适宜需求量及其比值。试验的结果,溞状幼体对配饵中钙磷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和1%,钙、磷比为2:1时,溞状幼体的生长发育最好,高于或低于此比值时,对溞状幼体的生长变态均不利。陈立侨 (1994) 在探讨水体和配合饵料中钙、磷含量对河蟹 (平均规格1.32g/只) 生长的影响时发现,用CaCl2将水中钙硬度调至50mg/L,当饵料中含0.5%Ca、Ca/P比为1:1.90时,河蟹获得最大生长率和较高的蛋白质利用率; 随着配合饵料中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和磷酸二氢钠比例的下降,河蟹的生长率和蛋白质利用率等指标明显下降; 另外,该试验中蟹体的钙磷含量并不随饵料中添加不同钙磷量而明显不同,但水中添加钙后,蟹体的钙较同饵料组的蟹提高了7.3%~15.8%,磷提高了1.4%~15.6%,而同饵料组蟹体的Ca/P比较为恒定,说明水中添加钙后,在提高蟹对钙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蟹对饵料磷的利用率,有利于机体维持体内钙、磷无机元素的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刘学军 (1990) 在生产性试验中,将饵料中Ca/P比调为1:2,配以适量蛋白质,前期为41%,中后期36%,并添加其他营养成分和某些矿物质制成配合饵料饲养河蟹,获得了0.75g/日·只较快的增长速度。

尽管虾、蟹与陆生动物一样,除需钙、磷之外,尚需要镁、铁、碘、硒、锌、铜、锰、钠、钾、氯等,但关于虾、蟹对这些元素需求的文献非常有限,表4-3-21为综合日本金泽 (Kanazawa) 及弟子丸修(Deshimaru) 研究日本对虾对矿物质需求的比较。

表4-3-21 幼虾 (日本对虾) 的矿物质需求

(庄健隆,1990)

矿物质 需 要 量(%)
Kanazawa Deshimaru和Yone
Ca P K Mg Mn 1.0 1.0 0.9 0.3 非必需的 非必需的 2.0 1.0 非必需的
Fe Cu 痕量元素 (trace elements) 非必需的 0.06 非必需的

河蟹对某些矿物质的需求与对虾等甲壳动物有相近之处。例如铜 (而不是铁) 是节肢动物血蓝蛋白的组成成分,它作为血液的氧载体参与氧的运输,并且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黄素蛋白等的组成部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传递氢的作用,因此河蟹与对虾对饵料中的铜的需求较高,是鲤鱼等鱼类的30倍以上 (李爱杰等,1996)。有学者分别将三种不同配比的复合矿物盐和一种鲤鱼用矿物盐,按2%的添加量掺入到基础饵料中,制成4种试验饵料对规格为2.9g/只的幼蟹进行喂养,发现适当添加矿物盐能明显促进河蟹的生长,并降低饵料系数,但添加鲤鱼用矿物盐对幼蟹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鲤鱼矿物盐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与配比不符合河蟹本身的营养需求有关。

因受饵料和水环境中无机盐水平的影响,要获得较为准确的虾、蟹类无机盐需求量较为困难,因此,除上述部分工作外,目前关于河蟹对其余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营养生理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河蟹维生素营养需求的研究也是空白。为了弄清河蟹营养需求,研制全价配合饵料,今后还有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