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二节 短盖巨脂鲤生物学特性

2023-02-09

Section 2 Biology of 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形态特征 短盖巨脂鲤体型酷似海产鲳鱼,其体侧扁、背厚腹窄、头部较小,头长几乎与头高相等。眼中大,位于口角稍上方,脂眼睑宽大。口端位,无须。吻短而钝圆,吻长小于眼径。头长为吻长的4.42倍,为眼径的3.77倍,为眼间距的2.08倍。有鼻孔一对,分别位于两侧口角的后上方,有发达的鼻瓣。鼻腔四周具有排列整齐的棒状突起,鼻瓣呈偏心喇叭状,中间有孔。通常体背部银灰色,胸腹、臀鳍呈鲜红色,尾 鳍边缘带黑色。

鳍条无硬棘,背鳍18~19,臀鳍26~28,胸鳍16~18,腹鳍8。背鳍 (dorsal fin) 后有一脂鳍 (fatfin)。胸鳍侧位而低; 背、臀鳍 (anal fin) 较长。侧线 (lateral line) 完全,侧线鳞 (lateralline scale) 82~98,侧线上鳞31~33,侧线下鳞28~31,侧线前半部斜向后下方,后半部平直。自胸鳍 (pectoral fin) 基部至肛门有锯齿状腹棱鳞50枚以上。鳔狭长,分为二室,后室长于前室。

短盖巨脂鲤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颌齿 (表371),在全长15cm的鱼种阶段,颌齿就较明显,上下颌各有两排,上颌第一排10个,第二排4个,下颌第一排10个,第二排2个; 成鱼上颌齿数不变,下颌第一排为12~14个,多数为12个,第二排为2个。齿面呈缺刻尖端突出。第一鳃弓的鳃耙数为30~36。有明显的胃,胃囊呈 “U”状,较膨胀。胃的长度约为肠长的1/5,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有多发型幽门盲囊 (幽门垂),分枝数51~54,这在淡水鱼类中只有鳜鱼等掠食性鱼类才具有这一特点,可见它的消化系统比较发 达。

生活习性 短盖巨脂鲤在18~40℃的水域中均能生存,生长温度21~32℃,最适生长温度28~30℃。当水温升高到40℃以上时,呼吸加快,长时间浮于水面。当水温降到16℃时,鱼群静伏于水底,停止摄食。水温下降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因此,在短盖巨脂鲤的养殖过程中,越冬保种是一个重要生产环节。能耐低氧,在溶氧为0.5mg/L的水体中能存活几小时,利用其下唇产生的可逆伸展帮助呼吸,在溶氧4~6mg/L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喜欢微酸性或中性的水体,pH5.6~7.4。它还具有耐盐性(salinitytolerance)较高的特点,在水中盐度达到15‰时,经16h死亡,但可在低于15‰的水中生存,在盐度为5‰~10‰的水中生长良好,而且不易发病。故认为可在含盐度不高的咸淡水 (brackish water) 中生活和养殖。短盖巨脂鲤性喜静,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仅在投喂饲料时才到水体的中上层活动。不善跳跃,群居, 易捕捞。

表3-7-1 短盖巨脂鲤的主要特征

颌 齿 鳃耙数 侧 线 鳞
变动数 变动范围 众数 变动范围 众数 侧线上鳞数 侧线下鳞数
上颌10/4 下颌10~14/2 32~38 34~36 87~94 89~91 33~37 28~34

食性 短盖巨脂鲤属杂食性鱼类 (omnivorous fishes),通常以浮游动植物、水蚯蚓和腐殖质、小鱼、小虾等为食; 对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菜饼、鱼粉; 青菜、瓜皮、水浮莲、水葫芦、浮萍、水花生等饲料均很喜爱,因此其饲料来源极为广泛。短盖巨脂鲤在饵料匮乏的情况下会残食鱼苗,甚至同种鱼苗。从解剖学上看,短盖巨脂鲤的上下颌生有两排明显的颌齿,能咬切食物,并有发达的胃囊。因此,可能早先的短盖巨脂鲤属肉食性凶猛鱼类 (predatory fishes)。随着环境的演变和长时期在人工养殖驯化条件下,食性发生改变,成为动、植物性饵料兼食的杂食性鱼类。当处于饥饿状态时,它们就恢复本性,残食鱼苗。因此,在池塘投放鱼苗时,通常以规格大小基本一致,无伤无病的鱼下池; 在喂养中具备充足的饲料来源,避免大小残食,确保鱼种成活率。

生长特点 短盖巨脂鲤在人工池塘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相当快,体重10~20g/尾的鱼种,经120~150d的饲养,体重可达500g/尾以上,第二年可达2kg,第三年可达3kg。在天然水域中生活的短盖巨脂鲤 最大个体可达20余kg。

繁殖习性 短盖巨脂鲤初次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4龄,但长期饲养在温泉水域里或水温较高的环境中,性成熟 (gonad maturation) 可提前半年左右,即2龄半至3龄。在南美的许多河流中,短盖巨脂鲤在一定流速 (flow rate) 的水流、水温和水位变化等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下,亲鱼的脑下垂体分泌大量的促进性腺激素 (gonad hormone),促使卵巢、精巢完成整个成熟过程。而在静水池塘中,雄鱼可以成熟,而雌鱼因缺乏天然产卵时的必要条件,所以分泌的激素达不到产卵的阈值,即内源激素量低,不能使第Ⅳ期末的卵巢转化到第Ⅴ期,需要进行人工催产。每年6~9月为短盖巨脂鲤产卵期 (spawning period),属分批产卵(batchspawning) 类型。人工池塘培育的亲鱼 (brood stock),若满足其水温和饵料要求,可提前产卵和多次产卵(multiple spawning),一般50~80d即可产卵一次。

体重2kg的成熟雌鱼,怀卵量8万粒/kg; 体重在3kg以上时,怀卵量达10万粒/kg以上。卵呈微青色或黄褐色,晶莹透亮,在静水中为下沉性,在流水中为半浮性,卵无黏性,遇水后吸水膨胀。水温27.5~29.5℃时,受精卵需21h 58min孵出鱼苗。刚孵出仔鱼透明无色素,腹部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囊 (yolk sac),侧卧于水底,尾部不停颤动,4~5d后卵黄囊消失,可转入育苗池塘育。

常用药物的忍受能力 短盖巨脂鲤对敌百虫 (dipterex) 最为敏感,浓度0.2×10-6时11h开始死亡,0.3×10-3时8h大量死亡,浓度0.5×10-6时仅3~4h就大量死亡,若1.0×10-6时,边施药边死亡。孔雀石绿 (malachite sreen) 试验,用10~15kg的鱼种,在自来水中,水温20~25℃的条件下,0.5×10-6浓度48h内能正常活动无异常现象; 10×10-6浓度浸洗20min开始浮头 (surfacing),4h死亡。硫酸铜试验,试验条件同上,当浓度10×10-6时浸洗25min正常,无异常现象。高锰酸钾试验,条件同上,当浓度20×10-6时浸洗25min能正常生存。漂白粉 (bleaching power) 试验,条件同上,有效氯含量为15%的漂白粉,当浓度为4×10-6时,48h内活动正常,无异常现象。浓度5×10-6时,25min后鱼体失去平衡,85min死亡。若鱼体在越冬期间出现白皮病,用有效氯30%漂白粉1×10-6浓度全池泼洒,效果很好。硝酸亚汞试验,条件同上,当浓度0.2×10-6时,在数天内鱼体活动正常,寄生小瓜虫的病鱼,此浓度下易死亡。浓度0.5×10-6时,48h内能正常生存;浓度1×10-6时,在12h后全部死亡。鱼在越冬期间水温18~21℃时,易感染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此病用浓度0.1×10-6全池泼洒,收到特佳效果。食盐试验,当水中盐度达到15‰时,经16h时死亡,而盐度在14‰以下能生活正常,最好在5‰~10‰盐度水体中越冬,能提高抗寒能力,又能起到良好的防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