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二章 罗非鱼养殖

最近更新:2023-03-05

罗非鱼 (Tilapia sp) 原产于非洲大陆,是热带性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广盐性、食性杂、病害少、易繁殖、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引起世界各国养殖者的重视,为传播最快的世界性鱼类之一,其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鲤鱼,居第二位。罗非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 (Perciformes)、鲈亚目 (Percoidei)、丽鱼科 (Cichlidae)、罗非鱼属 (Tilapia)。该属包括亚种在内超过百种以上。

我国对罗非鱼的引进养殖已有40多年历史,以台湾省最早,始于40年代。1957年由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 (Tilapia mossambica Peters),1977年又引进了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和雄性尼罗罗非鱼 [Tilapianilotica(Linnaeus)] 的杂交一代 (F1) ——福寿鱼。福寿鱼个体大,池塘混养每公顷产量可达1 500kg,高的达到3 750~4 500kg,增收的经济效益比莫桑比克罗非鱼高1倍左右,获得较大面积的推广。1978年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1981年和1983年又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 [Tilapia aurea(steindachner)] 用奥利亚罗非鱼 (又称饰金罗非鱼) 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一代 (F1) 称 “奥尼鱼”,雄性率达90%以上,个体增重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快17%~72%,比母本尼罗罗非鱼快11%~24%,为池塘养殖罗非鱼增加了一个优良种类。后来又引进称为 “下游尼罗丽鲷” 的罗非鱼,查实属典型的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Linnaeus)],但在抗寒上存在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在 “七五” 期间,又引进红尼罗罗非鱼,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养殖。

目前,据统计,1990年我国罗非鱼产量已达50万t以上。罗非鱼的养殖还从粗养、池塘养殖向集约化 网箱养殖 (intensive cage farming) 和高密度流水养殖 (highdensity running water f arming) 各种水域和多种方式方法发展。此外,由于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 (eurysalinity fishes),在盐度17‰以下的海水和咸淡水水域 也可开展罗非鱼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