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四、规定起捕规格,合理限额捕捞和加强渔政管理,保证种群的延续

2023-02-09

影响银鱼产量变动的原因相当复杂,归纳为人为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捕捞力量的影响。按E.S.Russell (1931) 模式分析解释捕捞量与资源量变动的关系。银鱼未来资源量S2取决于现在资源量S1与补充群体量R与生长量G三者之和,再减去自然死亡量M及渔获量F,即S2=S1+(R+G)-(M+F)。银鱼寿命1年,产卵后逐渐死亡,种群仅有一个世代,没有剩余群体,S1=0,而其生长量也不存在,G=0,因此,银鱼未来资源量S2=R-M-F。补充量R的大小是关系到来年资源量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而其补充群体的大小,则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发生量,即亲鱼产卵数多少及受精率、孵化率; 二是生长量,即补充群体幼鱼的生长量。

大银鱼移植成功后,要对其进行生长、食性、分布及繁殖等调查,分析种群变动规律,作出资源评估(stock assessment),然后确定合理的捕捞限额 (fishing quota)。水库移植大银鱼的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历史不长,研究资料尚不多;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库,银鱼资源形成后其捕捞限额如何确定值得研究。就目前经验性资料来看,已按正常比例放养鲢、鳙的水库移植大银鱼后每公顷水面可增产银鱼30kg左右; 而对于放养不足或没有放养鲢、鳙的水域,每公顷可以获银鱼75~105kg。确定捕捞限额是为了保证留有足够的产卵亲鱼,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鱼产量,使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结合起来。在捕捞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与银鱼资源密切相关的因子 (如太湖是水位和捕捞强度)。据试捕产量、实际产量和汛后留湖量指数,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计算分析,确定春秋两汛期银鱼可捕量和留库种群数量。笔者建议,留库量为资源总量的10%~20%左右为妥。

根据大银鱼的生长特点,10月份后 (8月龄) 体长、体重生长速度逐渐变慢,所以避开其快速生长阶段,捕捞安排在9~10月份,既可达到商品规格,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大银鱼的产量,根据湖库中食料基础的情况,适当减少鲢、鳙的放养量 (鲢、鳙比例为2:1),采取强化捕捞,抑制鲌属、红鲌属等凶猛鱼类,以促使大银鱼的种群占优势。北京密云水库大银鱼和公鱼并存,这对于大银鱼的食物保证具有一定作用,值得借鉴。实行科学合理的捕捞制度,形成移植增殖、资源管理、合理捕捞、加工销售各环节密切结合的科学系统,以保证银鱼资源的持续利用。

根据银鱼生长特点,从维护种群可持续繁衍发展,考虑捕捞现状和近期增加贸易收益,银鱼起捕规格应在65mm以上。实践证明,提高捕捞规格,严禁滥捕幼鱼及群众性张网渔业偷捕以减轻捕捞压力,严格限制网具数量、长度和捕捞时间。实行兼业渔民捕捞许可证限额发放及限额捕捞制度,制定合理禁渔期和禁止炸、毒、电等有害渔具渔法同时进行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应进一步加强渔政经营管理力度,维护银鱼渔业生产正常秩序。

影响银鱼资源量因素还有年际间自然条件的变化,如湖水水位及气候,特别是春季雨水 (桃花汛) 的多少及迟早,以及浮游动物的数量等与银鱼的渔获量都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