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五、银鱼食性

2023-02-09

大银鱼属于无胃小型凶猛鱼类。幼鱼主要以枝角类 (Cladocera)、桡足类 (Copepoda) 为食。成鱼则主要以小鱼、小虾类为食。据测定,太湖大银鱼摄食鱼类的最大丰满指数 (condition coefficient) 可达548~3 460,被食鱼类体长一般为大银鱼体长的33%~68% (平均46.8%),均大大高于蒙古红鲌与翘嘴红鲌(20%)及红鳍鲌(Culter erythropterus Basjlewsky) (18.8%)。转食后的大银鱼如无小鱼、小虾,则仍以浮游动物为食。大银鱼有种内残食的现象。

表2-2-1 银鱼科鱼类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区系组成

科名 亚科名 属 名 种 名 分 布 全北区 东洋区 特 有 种
黑龙江 过渡亚 区 华东 亚区 华南 亚区 南亚- 东南亚 亚区
银 鱼 科 (Salan- gidae) 新 银 鱼 亚 科 (Neosala- nginae) 大银鱼属 Protosalanx 大银鱼 P.hyalocranius(Abbott) 俄国、朝鲜、中国 + +
新银鱼属 Neosalanx 安氏新银鱼 N.anderssoni(Rendahi) 朝鲜、中国 + +
陈氏新银鱼 N.tangkahkeii(Wu) 中国 +
短吻新银鱼 N.brevirostris(Pellegrin) 中国、越南 + +
银色新银鱼 N.argentea(Lin) 朝鲜、中国 + +
近太湖新银鱼 N.pseudotaihuensis Zhang 中国 +
太湖新银鱼 N.taihuensis Chen 中国 +
乔氏新银鱼 N.j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 朝鲜、中国 +
雷氏新银鱼 N.regani Wakiya et Takahasi 日本 +
寡齿新银鱼 N.oligodontis Chen 中国 +
日本银鱼属 Salangichthys 小齿日本银鱼 S.mincrodon Bleeker 俄国、日本、朝鲜、中国 +
石川日本银鱼 S.ishikawae Wakiya et Takahasi 日本 +
银 鱼 亚 科 (Salangin- ae) 间银鱼属 Hemisalanx 前颌间银鱼 H.prognathus Regan 朝鲜、中国 + +
短吻间银鱼 H.brachyrostralis (Fang) 中国 +
白肌银鱼属 Leucosoma 白肌银鱼 L.chinensis (Osbeck) 中国、越南 + +
银鱼属 Salanx 有明银鱼 S.ariakensis Kishinouye 日本、朝鲜、中国、越南 + + + +
居氏银鱼 S.cuvieri(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国 + +

列太湖银鱼分种检索表如下供参考:

1 (8) 吻短,前上颌骨前部正常; 上颌骨末端超过眼前缘的垂直线; 下颌稍突出于上颌,缝合部无骨质突起,亦无 犬牙,前端无缝前突; 胸鳍条约20枚,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末之后

2 (3) 舌有牙,体较大型,成体体长在90mm以上,背鳍起点距胸鳍基等于距尾基的距离——大银鱼 Protosalanxhyalocranius (Abbott)

3 (2) 舌无牙,成体体长在90mm以下,背鳍起点距胸鳍基大于距尾基的距离

4 (5) 尾鳍中部具两黑斑,成鱼体长在53~61mm左右,背鳍鳍式为DII,9~11; 脊椎骨数目为50~53个,卵膜丝微弯——乔氏新银鱼 (Neosalanx j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

5 (4) 尾鳍中部无黑斑,成鱼体长在50~70mm; 背鳍鳍式为DII,12~14; 脊椎骨数目为57~60个,卵膜丝不弯。

6 (7) 鳃盖骨后缘光滑; 鳃膜条窄,基部间距大于最宽鳃膜条; 卵膜丝约17根,呈不等长辐射状短线——太湖新 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

7 (6) 鳃盖骨后缘缺刻明显,鳃膜条宽,基部间距小于最宽鳃膜条,卵膜丝约16根,分枝状——近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pseudotaihuensis Zhang新种)

8 (1) 吻较锐尖; 前上颌骨前部形成钝或锐三角形扩大部,上颌骨末端不达眼前缘的垂直线,上颌稍突出于下颌;下颌缝合部有1对骨质突起,有1对犬牙,前端有肉质缝前突; 胸鳍条约10枚,臀鳍与背鳍部分相对; 舌无牙;椎骨数为74~76枚——短吻间银鱼 [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Fang)]

表2-2-2 太湖大银鱼不同时期食物组成

时期、全长 食 物
刚孵出、4~6mm 第6d开始 第12d以后,8mm以上 2.5~3cm 4~5cm 5cm以上 6~7cm 11~13cm以上 4~5d内不摄食,主要吸收自身卵黄囊 小型丝状藻 丝状藻、轮虫及其卵、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 轮虫、鼓藻类的团状体、桡足类、溞状体 象鼻溞,占7%以上,桡足类、无节幼体 动物性饵料为主 大型浮游动物、鱼苗、虾苗、虾类、小杂鱼 小鱼、小虾

太湖新银鱼终生以浮游动物 (zooplankton) 为食。据在太湖测定,其食物出现率见表2-2-3。在洪泽湖测定,其食物以枝角类的简弧象鼻溞和长刺溞(Daphnia longispina O.F.Muller),以及桡足类的汤匙华哲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为主,其出现率 (%) 分别为77.7、52.8、1.6和1.6。不同生长阶段食物组成变化较大。体长14~18mm的太湖新银鱼,以摄食个体为0.087~0.13mm的轮虫为主,摄食的桡足类个体为0.52~0.61mm,枝角类个体为0.33mm; 体长43~44mm的个体,以镖水蚤为主,占54%,象鼻溞(Bosmina) 占21.8%,体长44~56mm时摄食0.78~1.22mm的桡足类和1.39~1.57mm的枝角类; 体长51mm以上,以长刺溞为主。体长52~71mm摄食1.3~1.9mm的枝角类。

表2-2-3 太湖新银鱼食物出现率

鱼全长(mm) 枝角类 桡足类 鱼全长(mm) 枝角类 桡足类
5~20 21~30 31~40 77.8 20 20 16.7 50 90 41~50 51~60 61~75 20 40 40 60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