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突吻鲸

最近更新:2023-01-29

目录

特征

突吻鲸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嘴喙,在比例上比拥有长嘴喙的海豚来得短,但较其他鲸类都来得长。所有突吻鲸在喉咙部位均有一对呈V字型的深沟,此沟槽有时又称为“喉腹折”,但与须鲸科成员拥有的喉腹折在构造上大不相同,一般所说的喉腹折是指后者。

突吻鲸的胸鳍小,趾骨短而手臂部分(挠骨与尺骨)相对较长;部分种类拥有称之为“胸鳍窝”的构造,在胸鳍内侧体壁处有轻微的凹陷,使胸鳍可以往内缩,可能是为了减少阻力,但由于外观上极不显著,只有搁浅或死亡个体才能察觉其存在。

尾鳍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央通常没有凹刻(少数种类有轻微的凹陷)。辨别各种喙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牙齿的大小、形状,与著生在下颚的位置。大部分种类仅保有1对牙齿,只有成年雄鲸的牙齿会发育到突出牙床,某些种类其成年雄鲸的牙齿在嘴巴闭上时会外露,至于雌鲸与未成年雄鲸是看不到牙齿的。成年雄鲸身上常有细长的伤痕,在全身呈十字形交叉分布,由此判断牙齿可能是用来打斗的武器。

分布范围

突吻鲸主要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各大海域,人们对其所知甚少,其中布氏突吻鲸等少数种类可见于中国台湾等地沿海。

生活习性

一般而言,突吻鲸并不常见,它是深层的潜水者,在远离海岸的海域生活,很少接近海面,最主要的发现深度在至少300米深的地方。当它们浮出水面时,只有一两秒钟,很难被观测到。大多数突吻鲸似乎以海洋中层或深海的枪乌贼与鱼类为食。

死亡原因

突吻鲸突吻鲸似乎对世界各国海军使用的强大的声纳设备非常敏感

突吻鲸似乎对世界各国海军使用的强大的声纳设备非常敏感。在过去的十年(1999年—2009年)间,数十头突吻鲸在海岸搁浅、死亡,似乎同海军演习有关系,不过很难证实海军声纳是造成突吻鲸搁浅死亡的罪魁祸首。

然而,通过对冲上海岸的突吻鲸尸体进行分析,似乎又证实了突吻鲸因无法忍受声纳快速浮出水面,结果导致死亡的假设。由于深海巨大压力,氮气和其他气体分解、溶进突吻鲸体液。

当突吻鲸快速浮出海面时,压力迅速变小,氮等又转变成气体,无法及时从体内排出,导致突吻鲸血液内和组织内出现气泡,最终导致突吻鲸死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