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渔药使用的基本原则

2023-03-03

1.正确诊断鱼病

鱼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疾病。对于常见的鱼病,可以凭借平时经验进行诊断用药。诊断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选择症状比较典型、尚未死亡或刚死亡不久的个体作为诊断检查的对象,且不少于3尾。必要时可将鱼的部分组织器官或病原体进行固定和保存,以便做进一步的诊断。

(2)调查鱼的发病时间、病症与病情、死亡情况,养殖水质、饲料及采取的措施等。

(3)肉眼观察鱼体外表(包括鳃)有无炎症、充血、出血、贫血、溃疡等病理变化。用镊子刮取皮肤、鳍、鳃等外部器官的黏液,或取其一部分患病组织,制成水浸片后用显微镜查找病原,观察有无真菌或寄生虫寄生。如发现有寄生,一般可从病原体形态上做出鉴定。

(4)解剖检查内部器官,先肉眼观察内部各器官组织的颜色和形状有无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肿胀、溃疡、萎缩退化、肥大增生、积水等病理变化,有无寄生虫。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组织,对于肝脏、肾脏等器官可取一小块组织用压片法检查,观察有无病理变化;如果疑为细菌性疾病,可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分离病原菌,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5)对于难以确定的病原,可送专业机构进行病理切片、PCR仪、核酸探针和免疫学技术检测等。

2.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用药

应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应当按照有关就业准入的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能溶解于水的药物制剂可以直接用水稀释将固形饲料与其混合均匀即可。但对于微颗粒饲料,因其颗粒较小,遇水后易于散失,应将药物稀释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搅拌成糊状后,再与微颗粒饲料混合。对于粉状饲料,可以直接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药液拌成糊状,再制成块状药饵投喂。因鲜活饵料含有大量水分,与药液混合后易于散失,一旦投入水中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散失到水体,很难被鱼摄食利用。因此,水溶性药物添加剂加在固形饲料中较为适宜,而不宜直接添加于鲜活饵料中。若在鲜鱼或鱼糜中添加药物时,应采用粘附剂等尽量防止药物散失。在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乳糖、酵母等作为药物散剂。在鱼的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过大会妨碍鱼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药饵时,应注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的比例。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

为提高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地拌在饲料内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养殖鱼类均匀摄食的前提。

(1)用固形饲料制作药饵。用颗粒饲料作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为好,其次是脂溶性药物,而散剂最差。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用饲料重量的3.0%左右的水溶解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让水分被吸收即可。如果水分过多,不仅不能被饲料短时间吸收,还可能导致颗粒饲料的外层散落,固形饲料中药物含量很少,药物主要在散落的粉末中,这样的药饵投喂后的治疗效果不佳。微粒饲料的粒子较小,易于吸水而散失,不宜作为水溶性药物的吸附物。可用相当饲料重量5.5%~10.0%的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再与微颗粒饲料混合,使其吸附在微颗粒饲料的表面。这种方法也适合于颗粒饲料。

(2)用粉状饲料制作湿颗粒饲料药饵。用粉状饲料制作湿颗粒饲料药饵较为简单,无论是水溶性或是脂溶性的药物均适宜,将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后用饵料机成形即可。

(3)用鲜杂鱼作药饵。因鲜杂鱼含水量较大,药液与其混合后容易散失,一旦入水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散失到水体中,被鱼摄食的药量就会很少。因此,最好是将药物先混合在粘合剂中,再与鲜杂鱼混合投喂,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4.投饵量和投饵次数

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也是影响鱼摄食药饵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一般情况是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鱼对药物的吸收。投喂药饵的目的是治疗疾病,让患病的鱼均匀摄食药饵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前提,投喂药饵时减少投喂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是采用平时投喂量的50%左右为宜。

因为日投喂量有所减少,就应该考虑日投喂次数。试验表明,每天投喂一次时,试验鱼能全部平均摄食。因此,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投喂药饵时,因为投饵量较平时减少,以一次投喂全天的饲料量为宜。空腹的鱼体更容易使药饵中的药物进入鱼体内,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所以不是特别需要时,投喂药饵的当天以不追加投喂饵料为好,必要时则以投喂不添加药物的饲料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