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菱鲆病毒病

2023-03-03

1.病毒性红体病

【病原】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病毒在大菱鲆鱼体的肾、脾、鳃、肠的细胞质中装配并以出芽方式释放,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多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质均质化,病毒粒子大小甚至一致。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摄食量明显降低或不摄食,活力弱,呼吸缓慢,离群分散伏卧于养殖池四周,或浮于水面缓缓盘旋游动,有时在水中狂游。患病的大菱鲆最主要的外观特征是体表无明显损伤,鳍基部肌肉组织和脊椎骨沿线组织出现淤血,严重者整个身体呈现皮下弥漫性出血而发红。

病鱼鳃丝贫血,呈暗灰色。解剖可见多数病鱼血液稀薄、凝固性差;胃肠壁呈点状出血;肝脏呈淡黄色,有淤血,易碎;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浅,呈淡绿色;脾脏略显肿大,呈暗红色,有时呈纤维化。大菱鲆仔稚鱼、养成鱼、亲鱼均可感染此病,感染初期死亡较少,但出现明显症状后很快死亡,属亚急性死亡。该病以秋冬季(8~12月)水温在18℃左右高发,流行范围遍布整个沿海大菱鲆养殖区域,累积死亡率较高。

【防治措施】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选用健康苗种和合格的饲料,避免将病毒引入养殖系统,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死鱼应掩埋或者焚烧销毁,并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全面消毒。

2.皮疣症

【病原】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直径300纳米左右,种类有待鉴定,主要通过养殖池水传染。

【症状与流行情况】鱼体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周围皮肤变为白色。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并溃烂出血。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慢,但较少出现死亡。该病发生于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一般感染率不高,个别养殖池的感染率可达50%,较少出现死亡。

【防治措施】选择健康鱼种进行养殖,养殖场内定期消毒。该病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个别患病鱼症状可慢慢消失而自愈。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以防相互传染。用消毒刀具切除疣状突起,然后在伤口处涂抹土霉素软膏,继而以甲醛药浴处理,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继发感染。

3.淋巴囊肿病

【病原】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毒在宿主细胞(皮肤结缔组织细胞)内感染,引起鱼体和鳍表面出现分散的、珍珠状的、白色或淡灰色瘤状物,个体大小为0.5~2毫米,但鳃丝和内脏中却不大能见到。这些瘤状物有时会汇合在一起并覆盖住身体的大部分。该病的死亡率较低,一般会因机械损伤造成二次感染而死亡。

【防治措施】淋巴囊肿病毒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由病鱼直接传染给健康鱼。病毒的传播一般出现在瘤状体脱落或破裂时,有的鱼可能成为隐形病毒携带者,装卸、运输、表皮损伤等都有可能造成病毒的扩散。目前对淋巴囊肿病的治疗方案尚无有效方法,但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二次感染,被感染的鱼往往能自愈,但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时间。

4.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病原】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PN),圆球形,直径65纳米,无囊膜,双RNA病毒。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色发黑,眼球凸出,厌食,有白色粪便排出;肾脾造血组织坏死,肝窦间淤血,机体呈严重贫血状态。发病水温以10~15℃最易流行,死亡率也最高。

【防治措施】IPN病毒是由病鱼的粪便、尿或生殖产物经水、设备、其他生物等垂直或水平传播,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IPN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对受精卵采用50毫克/升碘伏(PVP-I)进行消毒可以预防垂直传播。购买鱼卵、鱼苗时应索要病毒建议证明或进行病毒检疫。另外,注射IPNV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