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百科

龙眼鸡

2023-04-28

英文

Longanlantern-fly

异名

龙眼蜡蝉、龙眼樗鸡。

学名

Fulgora candelaria(Linnaeus)

分类地位

同翅目,蜡蝉科。

寄主

龙眼、荔枝、橄榄、芒果、柚子等。

分布

国内分布明显偏南,大致以北纬26度
为北限,最北采自福建福州、江西寻邬、湖南江
华、贵州罗甸,南达海南并广东、广西、云南南境,
东面临海,西界云南西隆。局部地方密度颇高。
国外分布于印度、锡金。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37~42mm,翅展68
~79mm,体色艳丽。头额延伸如长鼻,额突背面
红褐色,腹面黄色,散布许多白点。复眼大,暗褐
色;单眼1对红色,位于复眼正下方。触角短,柄
节圆柱形,梗节膨大如球,鞭节刚毛状,暗褐色。
胸部红褐色,有另星小白点;前胸背板具中脊,中
域有2个明显的凹斑,两侧前沿略呈黑色;中胸
背板色较深,有3条纵脊。前翅绿色,外半部约
有14个圆形黄斑,翅基部有1条黄赭色横带,近
13至中部处有两条交叉的黄赭色横带,有时中
断;这些圆斑和横带的边缘常围有白色蜡粉。后
超橙黄色,顶角黑褐色。足黄褐色,但前、中足的
胫、跗节黑褐色。腹部背面橘黄色,腹面黑褐色,
被有蜡质白粉,各节后缘为黄色狭带,腹末肛管
黑褐色。(2)卵:近白色,将孵化时为灰黑色,倒
桶形,长2.5~2.6mm,背面中央有纵堤,前端有
一锥形突起,有椭圆形的卵盖,60多至100多粒
集聚排列成长方形卵块,卵粒间由胶质物粘连,
卵块上被有白色蜡粉。(3)幼虫:初龄若虫体长
约4.2mm,酒瓶状,黑色。头部略呈长方形,前
缘稍凹陷,背面中央具一纵脊,两侧从前缘至复
眼有弧形脊。中脊两侧至弧形脊间分泌有点点
白蜡,或相连成片。胸部背板有3条纵脊和许多
白蜡点,腹部两侧浅黄色,中间黑色。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龙眼,盛发时,虫口密布
于枝叶丛间。成虫、若虫以口针从栓缝插入树干
和枝梢皮层吸食汁液,被刺吸后皮层渐次出现小
黑点。数量多,发生严重时,能使树势衰弱,枝条
枯干,落果或果实品质低劣。其排泄物可引致煤
烟病。在龙眼、荔枝、橄榄、芒果混栽之处,发生
虫口数量尤其多。若虫善弹跳,成虫善跳能飞。
稍受惊忧,若虫便弹跳逃逸,成虫弹跳飞逃。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4月后渐活跃,能跳
善飞。(2)幼虫:幼龄若虫有群集性。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福州一年发生1代。
(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成虫静伏枝杈下侧越冬。
(3)天敌:龙眼鸡寄蛾。

防治方法

结合荔枝蝽等重要害虫,进行综合
防治。越冬期捕捉成虫。卵期结合修剪、疏梢刮
除卵块。若虫期扫落若虫,放鸡鸭啄食。必要时
低龄若虫期喷药,尽量少施农药5、6月保护利用
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