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百科

山楂绢粉蝶

2023-04-28

英文

Black一veined white butterfly

异名

山楂粉蝶、苹果粉蝶、苹果白蝶、梅白粉
蝶、树粉蝶。

学名

Aporia crataegi Linnaeus。

分类地位

鳞翅目,粉蝶科。

寄主

山楂、苹果、梨、花红、李、冷杉、落叶松
等。

分布

国内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及山东、四川
等省均有分布,以北部果区受害较重。国外分布
于原苏联、朝鲜及日本。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1~25mm,翅展62
~76mm,体黑色。触角黑色,末端淡黄白色,头、
胸部及各足有腿节均有灰白色细毛,雄虫翅白
色,雌虫翅灰白色,翅面鳞片稀少,呈半透明状。
翅脉黑色,前翅外缘除A脉外,各翅脉末端均有
一烟黑色三角形斑纹。雌成虫腹部末端外生殖
器的形状为一圆形小孔,雄性成虫则为一纵行的
缝。(2)卵:长1.5mm,宽0.5mm。金黄色,瓶
形,上端似瓶口,周缘有纵脊7~12条,其中7条
伸达精孔区,瓣饰7个,无横脊。(3)幼虫:老熟
幼虫体长40mm左右,略旱圆筒形。头部黑色,
疏生自色长毛和较多的黑色短毛。唇基淡黄色。
胸腹部腹面紫灰色,两侧灰紫色。背面紫黑色,
亚背线上有由每节的黄斑串联而成的纵纹。体
躯各节有许多小黑点,疏生自色长毛,气门黑色,
略旱椭圆形。(4)蛹:蛹长23~26mm,有两型。
一为黑蛹型,体黄白色,有许多黑色斑点,头、口
器、足和触角为黑色,头顶部有黄色瘤状物1个,
复眼黑色其上缘有1个黄斑,胸部背面有隆起的
纵脊,翅缘及腹部腹面均为黑色。另一为黄蛹
型,体黄色,黑斑点较少而小,体亦比黑蛹型小,
其他形态与黑蛹型相似。

为害症状

初孵幼虫共同营巢栖居,初孵幼虫
成群剥食叶片,发育很慢至越冬前蜕皮1~2次,
入秋后吐丝缀连1~2片叶成“冬巢”,每巢数十
头或上百头幼虫,巢牢固粘连于树上,大风也不
易吹落。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在株间飞
舞吸食花蜜。(2)幼虫:幼虫较小时在叶面上群
居啃食,并吐丝缀连被害叶成巢。发育至3龄,
于8月份在巢内结茧群集越冬。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1年发生1代。(2)
越冬及初次虫源:以2~3龄幼虫群集在树冠上
用丝缀叶成巢并在其中越冬。(3)天敌:黑瘤姬
蜂、绒茧蜂、寄蝇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
枝梢上的越冬虫巢,集中处理。(2)药剂防治:春
季幼虫出蛰后,可喷布50%辛硫磷,或也可用
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