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百科

朱砂叶螨

2023-04-28

英文

Carmine spider mite

异名

红叶螨、棉红蜘蛛。

学名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截形叶螨T.truncatus(Koch)、土耳其叶螨(T.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

分类地位

真螨目,叶螨科。

寄主

食性杂,棉花、玉米、高粱、豆类、瓜类、
蔬莱、树木及杂草等达43科146种。

危害

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分布

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在国内各棉区均
有分布;土耳其叶螨只分布在新疆棉区外。

形态特征

三者在外部形态上不易区别,最
主要的鉴别特征就是三者雄螨的阳具的形状不
同。朱砂叶螨形态特征为:(1)成螨:雌成螨长
0.42~0.5mm,宽约0.3mm,椭圆形。体背两侧
具有一块三裂长条形深褐色大斑。雄成螨体长
0.4mm,菱形,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也有浓绿黄
色的,足4对。(2)卵:近球形,直径0.13mm,初
期无色透明,逐渐变淡黄色或橙黄色,孵化前呈
微红色。(3)幼螨和若螨:卵孵化后为1龄,仅具
3对足,称幼螨。幼螨蜕皮后变为2龄,又叫前
期若螨,前期若螨再蜕皮,为3龄,又叫后期若
螨,若螨均有4对足。雄螨一生只脱1次皮,只
有前期若螨。幼螨黄色,圆形,长0.15mm,透
明,具3对足。若螨体长0.2mm,似成螨,具4
对足。前期体色淡,雌性后期体色变红。

为害症状

成、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
叶汁液,开始使叶片产生黄白斑点,为害加重时
叶片出现红色斑块,直至叶片变红。截形叶螨为
害后只产生黄白斑点。重者叶片变红,状似火
烧,棉叶和棉铃大量焦枯脱落。

生活习性

(1)成螨:春季气温达10℃以上,
越冬雌螨即开始大量繁殖。先在杂草或其他寄
主上取食,后随着作物的生长,陆续迁入到棉田
为害,到6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入棉田盛发期。
成螨羽化后即交配,第2天就可产卵,每雌能产
50~110粒,多产于叶背。可孤雌生殖,其后代
多为雄性。其扩散和迁移主要靠爬行、吐丝下垂
或借风力传播,也可随水流扩散。在繁殖数量过
多、食料不足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
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2)幼螨和若螨:幼螨
和若螨共蜕皮2~3次,每次蜕皮前要经16~19
小时的静伏,不食不动。蜕皮后即可活动和取
食。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北方棉区1年发生
12~15代,长江流域棉区18~20代,华南棉区
在20代以上。(2)越冬及虫源:10月中下旬由棉
田迁至干枯的棉叶、棉秆、土块、树皮缝隙等处,
雌成螨吐丝结网,聚集成块越冬。(3)发生因素:
①气候因素。棉叶螨喜高温干燥条件。在26℃
~30℃时发育速度最快,繁殖力最强。发育上线
温度为42℃。相对湿度75%以下,尤其是35%
~55%的相对湿度更加有利。暴雨对棉叶螨的
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天敌。捕食性天敌
有深刻点食螨瓢虫、食螨瘿蚊、塔六点蓟马、小花
蝽、中华草蛉、晋草蛉、丽草蛉、黑襟毛瓢虫、七星
瓢虫、十三星瓢虫、异色瓢虫、大眼蝉长蝽、草蛉
小黑蛛、拟长刺腿钝绥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棉花收获后,及
时清除田间的棉秆枯叶和杂草,集中烧毁。有条
件的地方可进行秋耕冬灌(深16~20cm为好)。
②轮作倒茬,合理安排轮作的作物和间作、套种
的作物,避免叶螨在寄主间相互转移为害。以水
旱轮作效果最好。③结合定苗,发现叶螨时,顺
手抹掉;若螨量多时,将叶片摘下处理。若整株
上多时,可将其拔除,带到田外处理。④深秋和
早春铲除棉田周围的杂草,减少虫源。⑤收获后
及时深翻,可杀死大量越冬的叶螨,压低虫口基
数。(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参照棉蚜防治。
②喷药防治。当棉叶螨点片发生时,或当棉叶出
现黄白斑株率达20%时,选用药剂喷雾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30%天达农5000~7500倍液,
15%扫螨净EC2500~3000倍液,或20%甲氰菊
酯EC2000~3000倍液,或5%卡死克EC20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EC4000倍液,或10%
吡虫啉WP2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
EC1000倍液,或5%尼索朗EC2000倍液,或
20%螨克EC2000倍液,或10%除尽EC2000倍
液。或20%甲氰菊酯EC2000倍液,或73%克
螨特EC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EC1000
~1500倍液。或20%速螨酮EC3000倍液,或
2.5%功夫EC4000倍液,或2.5%天王星EC3000
倍液。喷药要均匀,一定要喷到叶背面;另外,对
田边的杂草等寄主植物也要喷药,防止其扩散。
第1次喷药过后,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
次。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