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

2023-03-03

塑料大棚井水养殖模式是北方沿海养殖大菱鲆的最佳选择。这种模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实用。一个面积500米2的大棚投资不足8万元,水温常年保持在14~19℃,经过7~9个月的生长,大菱鲆体重可达500克以上,建场当年就能获利。

1.温室大棚

塑料大棚的构造与冬暖式蔬菜大棚相似,红砖水泥砌墙,弧形钢梁,渔用大绷膜覆顶,上盖草棚。养鱼池为方形抹角(八角形)、圆形2种。池子的大小和水深要考虑操作管理的方便和池子的综合利用,同时也要与海水供应设施相配套。通常面积为30~50米2,池子深度60~100厘米,每池设气石6~10个,进水管2处,中心排水。

2.海水深井

选择场址以前必须先打出适宜的海水井。每个大棚配备直径80厘米的海水井2口,井水的水温、盐度、氨氮、pH值、化学耗氧量、重金属离子、无机氮、无机磷等水质理化指标要符合养殖标准。如果Fe2+含量较多(加漂白粉后水发红),氧化后变成胶絮状的Fe3+,水质混浊容易糊鳃。因为地下水严重缺氧,必须设立曝气装置,使溶解氧达到6毫克/升以上。

3.养殖方法

(1)苗种选购:大菱鲆苗种购入规格至少5厘米以上,养殖池子较大时尤其要注意。有育苗经验的场家可购入全长40毫米左右的苗种,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培育出全长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种。尽量选择育苗场的头苗进行养殖,养殖成活率及养殖周期与尾苗相比可大大缩短。对营养不全造成的白化苗种要全部淘汰。鱼种质量要求是,大小规格整齐,体型完整无畸形,健康无病害。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呈白色,白化鱼一般要淘汰。鱼苗体表要鲜亮无损伤,无发暗发红症状,活动能力强,鳃上无寄生虫。

(2)鱼种运输:一般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可在10~20小时。尼龙袋先加入沙滤海水2/5~1/3,然后放入鱼种充氧、密封,装入泡沫箱、纸箱中运输。10厘米的鱼种每袋可装100~200尾,15厘米的鱼种每袋可装30~60尾。苗种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2×10-6土霉素,以防鱼体受伤感染。苗种运输前要停食降温,入池时温差要在5℃以内,盐度差5‰以内。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饲育条件、水质、换水量等有密切关系,以单位养殖面积放养鱼体重来表示。一般体重10克以下的鱼苗放养密度在2千克/米2以下,10~50克的放养密度为2千克/米2,50~100克的放养密度5~7千克/米2,600~800克的放养密度10~20千克/米2。放养全长15厘米以下的鱼种,密度一般为100尾/米2左右,以后逐步分池,既节省海水又容易管理。另外,也可以根据鱼体占据面积和水池中放养覆盖面积来计算放养尾数。一般水池中放养面积覆盖率,分池时以80%~90%为宜,但高水温期最好在40%~60%。10克以下幼鱼,因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和氨排泄量比大鱼要高得多,所以放养密度应相对减小。

(4)水质管理:养成期间除定期测定水温之外,有化验条件的,最好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

水质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换水量来控制。换水量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综合考虑。水温超过20℃时需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鲆发生高温反应而充血死亡。

每次投饵完毕,要拔掉排污管,迅速降低水位,并使池水快速旋转,以此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带走池底大量的污物和残饵。同时要清洗池壁及充气管、气石上粘着的污物。另外,要捞出死鱼集中埋掉或用火焚掉,水桶、捞网用漂白粉消毒。

倒池视污染程度而定,一般结合苗种分选每月进行一次。倒池时用的捞渔网要用细筛绢制成,从鱼头部捞起,仔细认真,严防造成机械损伤,影响鱼的生长及成活。倒池后的原池应以高浓度漂白粉消毒。

(5)苗种分选:大菱鲆虽然互蚕现象很少,但由于饵料适口性不一样,常造成小个体鱼难以或不敢争夺饵料而生长缓慢。养殖期间鱼的大小差别显著时,应及时进行大小分选,以便于管理,促进幼鱼生长,提高成活率。

分选作业应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水温过高耗氧多,且易受伤感染,因此,绝不在高水温期进行分选和倒地等。分选作业应特别注意作业期间不能缺氧,可以在水位降低后,边流水边作业,同时加大充气量。一个水池最好一次分选完,不能连日分选,若一次实在分选不完,可隔3天后再进行分选。

(6)营养与饲料:大菱鲆对蛋白的需要量比大多数硬骨鱼类要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研究中发现,给大菱鲆喂以粗蛋白含量40%~70%的梯度饲料,达到最佳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是粗蛋白含量为69.8%,脂肪含量10%的饲料。后来的研究证实了大菱鲆对蛋白的需要量高,根据目前的资料建议达到最大生长和蛋白效率的可消化蛋白水平在50%~55%以上。不管大菱鲆摄入多高含量的蛋白质,它都能够有效地转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贮存率超过45%~50%。在大菱鲆的幼鱼中发现,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其生长加快且蛋白质的贮存率提高。在食物中加入超过10%的脂肪,似乎对于生长或蛋白质的利用都没有良好的效果。尽管没有发现成鱼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但是食物中脂肪含量超过20%,对于生长没有负面影响。食物中高水平的脂肪含量会增加体脂的含量。

早期研究表明,大菱鲆不能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大菱鲆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很差,经过膨化后消化率明显增加(>80%),对于去壳膨化豌豆的淀粉消化率也在75%以上,在虹鳟中也有相似报道。近期的研究表明,大菱鲆可以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类的碳水化合物作为非蛋白类的能量供应,实际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脂肪的蓄积。大菱鲆的可消化蛋白与可消化能量的比值应该较高,保持在23~27毫克/千焦,具体要根据鱼体的大小而定。

大菱鲆与其他海水鱼一样,需要n-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研究表明,大菱鲆的22:6n-3与20:5n-3的最适比率约为2:1,而20:5n-3与20:4n-6的最适比率为10:1或更大。在保持大菱鲆的生长率上,花生四烯酸仅次于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可取。

大菱鲆对维生素需要量的资料,目前仅限于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大菱鲆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0.6~2.6毫克/千克饲料,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1~2.5毫克/千克饲料。缺乏维生素C会表现出生长下降,角膜混浊,血浆中酪氨酸水平高,在肾脏中形成酪氨酸结晶。在食物中补充结晶维生素C200毫克/千克饲料,可以消除这些症状。

目前国际上大菱鲆饲料主要有半湿性颗粒饲料、干性颗粒饲料、冷冻鲜杂鱼。制作半湿性颗粒饲料,原料一定要新鲜,玉筋鱼、沙丁鱼、竹荚鱼、鲐鱼、鳀鱼及其他海捕鲜杂鱼等是制作大菱鲆饲料的主要原料。鲜杂鱼一般占饲料的50%或略高。所用鲜杂鱼一定要新鲜,洗净后再加工。绝不能用已经变质、有异味的杂鱼。选购杂鱼时,最好不要购买单一品种,要选购虽然个体小但已是成鱼的小鱼。应避免长期使用小鲅鱼作为饲料,因为小鲅鱼营养价值低、含水量大。大菱鲆长期吃小鲅鱼做成的饲料,易造成营养不良、生产缓慢。购买作为基料的粉末饲料,一定要认准规模大、信誉好的企业。自制饲料要尽可能现吃现加工,避免一次制作多次投喂。饵料制好后,如确需冷冻保存,也要小容量存放。因大容量存放易出现饲料表面冻好,但中间冻不透的情况,引起变质,鱼吃后出现不良反应。

为加强鱼体营养,防止饵料配方不当发生营养性疾病,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科研单位研制的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与冷冻或新鲜杂鱼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自己配制饲料时要注意淀粉的含量不能超过20%,生豆饼不能使用,并且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新鲜的海水鱼洗净以后也可以直接投喂成鱼,但容易污染水质且不易添加营养剂和抗菌药物,不能单一品种长时间投喂。

人工配合饲料颗粒大小要随鱼体生长及时调整,与湿性饵料相比,大菱鲆专用颗粒配合饲料营养更为全面,对水质污染轻,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应大力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