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百科

桃霉斑穿孔病

2023-04-28

英文

Peach Clasterosporium shot hole

异名

桃褐色穿孔病。

病原

嗜果刀孢菌 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e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异名

桃棒盘孢 Coryneum beyerinckii Oud.。

寄主

桃、油桃、杏、樱桃、梅、李、桂樱等。

分布

分布于各桃产区,是世界性病害。

为害症状

(1)枝干:新梢发病时以芽为中心
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
流胶。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瘤为球状,约
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2)叶片:病斑初淡
黄绿色后变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
6mm。幼叶被害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温度高
时,在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有的延至脱落
后产生。病斑脱落后在叶上形成穿孔。(3)花
器:花梗发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4)果实:病斑
小而圆,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稍
凹陷。

病原物

(1)形态:子座小,黑色。分生孢子
梗丛生,有分隔。分生孢子棍棒形或纺锤形,3~
6个分隔,稍弯曲,无色或淡褐色,大小(30~56)
μm×(6~7)μm。(2)特性:病菌发育温度7~
37℃,适温为5~28℃。

侵染循环

病原以茵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发病
叶、枝梢或芽内越冬。桃树枝条或芽外覆有胶质
层,利于病原抵抗低温,春天借风、雨传播,先从
幼叶侵入,产生新的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粘核桃品种较易发
病,离核桃品种发病较轻。叶片上病斑的大小是
不一致的,嫩叶最易发病,病斑最大。(2)环境:
低温多雨利其发病。叶片在5、6月发病,随着下
雨量增多,病害在树冠内扩大蔓延。病菌对枝条
的侵染,至少要连续24小时的潮湿才能侵染成
功。在一年当中,雨水多的时候就是病害出现高
峰期。(3)栽培:土壤缺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②对地
下水位高或土壤粘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
排水。③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
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2)药剂防治:①清园
时可加进波美3~5度石硫合剂混合使用。②桃
芽鳞片膨大,但尚未露出绿色幼嫩组织时喷
50%甲基硫菌灵WP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
WP干悬粉5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500
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
JG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