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曲种。也叫“西河调”、“河间大鼓”。起源于河北中部,流行于华北、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1821~1850清道光年间,艺人马三峰在弦子书和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对唱腔和伴奏乐器加以改革,奠定了它的唱腔音乐。初名“梅花调”、“犁铧片”,一度叫“河间大鼓”。1900年前后进入天津,1920年改为现名。为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说唱并重。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内容大部是历史演义、通俗小说、民间故事等。1937年后,不少演员参加抗日工作,编演了不少新曲目。
西河大鼓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