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百科

抗酸药

2023-04-25

简介

降低胃液酸度的药物
称为抗酸药。抗酸药可用于胃酸过多症、胃
和十二指肠溃疡。理想的抗酸药,要有较强
的抗酸作用和长效性,而且在中和胃酸时最
好不产生二氧化碳,不从消化道吸收,即使
被吸收,也应无害。抗酸药按其是否由消化
道吸收,分为吸收性抗酸药和非吸收性抗
酸药。

1. 吸收性抗酸药(全身抗酸药)

这类药物有碳酸氢钠。它的抗酸作用弱,
但作用迅速,维持时间亦短。被吸收后,血
液中的碱储量增大。中和胃酸时产生的二氧
化碳会刺激胃粘膜; 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增
多; 同时由于使胃扩张,往往导致溃疡的恶
化。由于此药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亢进,故
作为抗酸药应限制在需要速效时使用。此药
以作健胃药用为好。

2. 非吸收性抗酸药(局部抗酸药)

这类药物完全不被消化道吸收,或者只
吸收极微量,故无全身作用。

(1)镁盐

①氧化镁 氧化镁同其他非吸收性抗酸
药相比,中和速度稍慢,但抗酸作用强,1g
能中和0.1M盐酸500ml。中和后生成的氯
化镁,有盐类泻药的作用,对伴有便秘者可
改善通便。

②碳酸镁 碳酸镁具有与氧化镁类似的
抗酸作用,但有中和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缺点。

③三硅酸镁 三硅酸镁在中和胃酸的同
时,还有吸附盐酸的作用。它按以下反应中
和盐酸:

Mg2Si3O4·nH2O+4H+→2Mg2++3SiO2+ (n+2) H2O

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硅的吸附作用强,在
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硅呈凝胶状,覆
盖在胃粘膜上,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

三硅酸镁的中和作用缓慢,在0.1M盐
酸中,15min约有30%反应,1h约有60%
反应。

④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具有同氧化镁类
似的作用。与盐酸反应缓慢,作用持久。未
与盐酸反应而停留在胃中的氢氧化镁,可与
新分泌的盐酸反应。有与氧化镁同样的轻泻
作用。

(2)钙盐

碳酸钙 碳酸钙的抗酸作用迅速、持久,
而且作用也较强,可使胃内酸度明显下降,有
抑制胃液中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中和时虽然
产生二氧化碳,但因碳酸钙有粘滑作用,故
二氧化碳引起的促进胃液分泌的副作用较
小。另外,由于碳酸钙的溶解度小,沉着在
消化道内,故往往引起便秘。

(3) 铝盐

①氢氧化铝 市售的氢氧化铝是氢氧化
铝与氧化铝水合物的混合物。两者均可与胃
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氢氧化铝本
来有较强的抗酸作用,但市售品中含有大量
非活性物质(例如水、碳酸盐等),而且由于
制法不同和贮存时间的长短,抗酸作用有很
大差别。氢氧化铝因不溶于水,停留在胃里,
可中和新分泌的胃酸,故作用持久。据说氢
氧化铝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使胃酸分
泌量减少,并抑制由于组胺刺激而分泌的胃
酸; 另据说还有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如果
这些说法属实,可以说它有利于消化性溃疡
的治疗。离子化的铝有收敛作用。氢氧化铝
凝胶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和吸附作用。中和胃
酸时产生的氯化铝有收敛作用。但长期服用
氢氧化铝,能引起便秘。

铝离子在肠道与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
性磷酸盐,随粪便排出,因而粪便中的磷酸
盐增加,同时减少了肠道磷酸盐的吸收,使
尿中排泄的磷酸盐减少。因此,可用于预防
和治疗肾结石,以及减轻酸中毒。

②硅酸铝 硅酸铝有保护胃粘膜作用和
较弱的抗酸作用及吸附作用。与胃酸反应生
成的硅酸,覆盖在胃粘膜上,有保护作用。生
成的氯化铝有收敛作用。

3. 阴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抗酸药,可减少盐
酸,而氯离子不减少,为其特点。但抗酸作
用弱。如: 聚胺亚甲基树脂。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