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牙鲆病毒性疾病

2023-03-03

1.病毒性表皮增生症(VEH)

【病原】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呈六角形,细胞核内病 毒粒子没有囊膜,直径100~140纳米。细胞质内的粒子有囊 膜,直径为190~230纳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患病鱼摄食明显不良,瘦弱,消化道萎 缩,腹部塌陷,无活力,出现随水流而游动的个体。鳍的边缘,尤 其是尾鳍的前端呈白浊、萎缩、变形。对患部镜检,发现上皮细 胞呈球形化,明显增生。鳍出现异常,早的在孵化后10天左右 就可观察到,晚的在变态后。发病快的1周就会死亡,慢的几周 死亡,最后基本上全部死亡。

该病发生在牙鲆苗种生产时期,仔鱼孵出后10~25天,营 底栖生活之前,发病时个体长为7~8毫米。发病后仔鱼多在1 ~3周基本上全部死亡。经感染实验,10毫米以上稚鱼几乎不 会死亡,而且水温越低,死亡越慢。

【防治措施】采取将培育水消毒,防止水平感染,迅速将感 染源处理。将发生该病的鱼及其所用生物饵料清除,将所用设 施全部空闲1个月以上,在将设施进行全部消毒的基础上,重新 进行饵料培养,重新培育苗种。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2.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

【病原】由罗达病毒感染引起,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 病。该病毒粒子球形,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5~30纳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摄食 不良,肥满度降低,体色变黑,而且对外界刺激的逃避行为迟缓, 稍稍给予刺激就会痉挛。从病理组织上可以明显看到,在视网 膜、脑中枢神经组织形成大的空泡。

牙鲆稚鱼、幼鱼和成鱼均会发生此病,但主要发生在孵化后 25~30天。17~18毫米以上的稚鱼,发病2周左右就会全部死 亡。

【防治措施】该病毒可经亲鱼产卵垂直感染,也可能经养殖 水体和工具传播,所以要从亲鱼着手,用于产卵的亲鱼不得携带 病毒。同时对受精卵和培育用水进行消毒,避免病毒的传播。

3.淋巴囊肿病

【病原】该病由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宿主细胞(皮肤 结缔组织细胞)内感染引起的。该病毒为正20面体DNA病 毒,轮廓呈六角形,有囊膜,直径200~250纳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该病为一种慢性皮肤瘤,患病鱼的外观 特征是,在体表、头、躯干、口部、尾鳍的皮肤上,有白色水泡状囊 肿物形成的白色块状物。这些肿胀物是鱼的真皮结缔组织的间 叶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肥大而成,也有人认为由淋巴结细胞大 量集聚而成,呈肿瘤状。病鱼摄食不自由,生长缓慢。

淋巴囊肿病的感染途径为,亲鱼、受精卵的垂直传播;病鱼 排出的病毒进入水中,通过水体传播。本病多在将鱼运输、移 动、换池后,受到外界刺激出现紧迫应激状态时发生。0~1龄 鱼易发病,死亡率较低,有自愈的可能,但继发细菌感染后会大 量死亡。

【防治措施】对亲鱼和苗种进行严格检疫,发现携带病原者 应彻底销毁。采取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池内或网箱清洁,可减少 发病。对发病的鱼提高养殖水温至25℃以上,可有效减轻症 状,甚至自愈。

4.弹状病毒病

【病原】牙鲆弹状病毒,病毒粒子呈子弹形,80纳米×(160 ~180)纳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患病的牙鲆体色变黑,动作缓慢,静止 水底或游于水面。体表和鳍基部充血或出血,腹部膨胀,内有腹 水;生殖腺淤血,肌肉及内脏器官有程度不等的出血,造血组织 固缩、坏死。

该病可感染牙鲆的幼鱼和成鱼,多发生在冬季到春季水温 在15℃以下时。水温10℃时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在3%~ 30%,也有的高达90%。水温上升会终止发病,水温在18℃以 上时不发病。

【防治措施】鱼卵用PVP-I(含有效碘1%)500×10-6处理 15~20分钟,育苗用水经紫外线消毒(因HRV对紫外线感受性 较高)可预防病毒。将养殖水温提高至15~18℃以上,可有效 防止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