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牙鲆细菌性疾病

2023-03-03

1.霉菌病

【病原】由霉菌类在体表寄生引起。

【症状与流行情况】在仔稚鱼时有白色块状,多在背鳍前端 形成患部。取患部的一部分镜检可发现霉菌群体。菌体为1微 米×100微米。将患部放大,可见许多如丝状的菌体,有时与肠 道白浊症同时发生。

孵化后25日龄、全长9毫米左右的仔稚鱼主要发生此病。 单独发生该病,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但同时发生上皮增生 时,就会在坏死的上皮细胞上产生二次感染。

【防治措施】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保持水质清洁是很重要 的预防措施。

2.传染性肠道白浊病

【病原】弧菌,革兰阴性菌,短杆菌。菌体稍弯,两端圆形, 一端单鞭毛或多鞭毛,具运动性。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停止摄食,腹部膨大,肠道呈白浊、 不透明,消化道内存有大量饵料,活动能力下降,游动迟缓。随 病情发展,病鱼体色变黑,消化管萎缩,腹部下陷,随后死亡。解 剖镜检发现肠道内有大量运动性短杆菌。病理组织观察,鱼肠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上皮细胞空泡化,部分上皮细胞剥离使肠管 变薄、膨化;肝细胞贮存糖原及脂肪量减少,出现空泡,伴有轻度 或高度萎缩;肾脏尿细管上皮细胞萎缩;造血组织水肿;心脏内 嗜中性球颗粒增多;脾脏、鳃、体侧肌肉、皮肤无显著病变。电镜 观察,病原菌附在肠膜微绒毛上,破坏微绒毛,加之细菌分泌毒 素共同影响鱼的消化吸收,导致死亡。

20~30日龄处于变态期的稚鱼(全长10毫米左右)多发生 此病。水温18~20℃时一旦发病,很快就会引起稚鱼死亡,稚 鱼死亡率高达90%,有时3~5天几乎全池死亡。在水温18~ 20℃稚鱼营底栖生活后,患此病较少,但在变态前期发病一直会 延续到营底栖生活后,而且在营底栖生活后仍不断死亡。该病 首次由日本村田(1987)报道。我国在进行牙鲆人工育苗时,孵 化18天的牙鲆稚鱼也发现该病。

【防治措施】该病感染源可能是投喂的轮虫、卤虫,所以在 培养轮虫或孵化卤虫时,要用活力强的小球藻,保持饲养环境清 洁。治疗时可将土霉素添加在饵料中投喂。

3.鳗弧菌病

【病原】鳗弧菌,又称鳗利斯顿菌,革兰阴性菌,短杆状, (0.5~0.7)微米×(1.0~2.0)微米。菌落半透明,在TCBS培 养基上菌落呈黄色。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色发黑,竖身游泳,消瘦,脱鳞。 局部鳍发生损坏、缺损,鳍膜破损,并向周围扩大,露出鳍软条骨 末端,鳍出血、糜烂,体表溃疡。解剖观察,除肝脏褪色外,无其 他明显病变。

牙鲆稚鱼、幼鱼和成鱼均有发生,是危害牙鲆严重的疾病之 一。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及饲养环境清洁,及时 清除池底污物,保证培育鱼的健康,因为水质及底质恶化是发病 的主要原因。 治疗使用喹酸15~2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饵口 服,每天1次,连续口服3~5天;同时用喹酸按1~3毫克/升 水体浓度药浴,每天1次,每次药浴时间在3小时以上,连续药 浴2~3天。

4.腹部胀满症

【病原】溶藻弧菌。

【症状与流行情况】患病的仔稚鱼胃囊膨大,有些牙鲆苗腹 壁甚至膨胀破裂,整个胃囊膨出以至脱离鱼体。稚鱼浮在水面 打转,消化道内充满气泡或水样的东西,很少有饵料。

该病多发生在牙鲆苗种培育期,孵化后20日龄左右、全长 6~10毫米发病率高,几乎所有育苗池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多 时每池有数百尾鱼患病。患病时期不同,死亡率也不同,通常在 早期仔、稚鱼发病死亡率高,晚期则不严重。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早发现异常鱼,进行隔离。勤换 水,保持饲养环境清洁,投喂鲜活饵料。

5.腹水病(爱德华病)

【病原】迟缓爱德华菌,也称爱德华菌。属肠杆菌科,革兰 阴性菌,短杆菌,兼性厌氧,(0.5~1)微米×(1~3)微米,周生鞭 毛,具有运动性。无荚膜,无芽孢,能在15~42℃生长,最佳生 长条件是水温30℃,pH值5.5~9.0,盐度5‰~40‰。

【症状与流行情况】迟缓爱德华菌作用于牙鲆身上的靶器 官主要是肝脏和肾脏。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给早期 治疗造成了困难。在病情的中后期,鱼腹部膨胀,肛门扩张发 红,严重时由于腹内压力过高使一部分肠道脱垂于肛门外;鳍发 红,出血;吻端部发红,眼球白浊突出;颈部、背鳍下部隆起;体色 变黑,摄食不良,在水面游动。解剖后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浓液状 或出血性腹水,但肠道内无腹水,色淡。肝和肾肥大并伴有出血 症状,也有的出现肝脏局部坏死和出血。通过显微镜观察,感染 后肝组织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现病灶性病变,细胞间隙增大,血 管发生扩张和空泡化;肾脏内肾间质呈条索状,肾小体血管充血 变形,甚至解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细胞间隙不洁,细胞质 内出现空泡;肾小管与周围间质组织分离,有的已完全解体成碎 片,夹杂于间质组织之中。显微镜下(1 500倍)可在肾脏等脏器 上发现有革兰阴性短杆菌。

从几厘米大的稚鱼到成鱼都有发生。在水温17℃以上,养 殖密度过大,摄食过量的鱼群容易发生,一般死亡率不是很高, 日死亡率在0.2%~1%。多发生在水温超过20℃的6~10月, 特别是夏季高水温期,水温在26℃以上,死亡率会急剧增加,长 期连续死亡。

【防治措施】由于腹水病多发生在水温高、过量摄食、换水 率低、池底污浊的情况下,所以要从改善和维持饲养环境上着 手。特别是夏季,要降低投饵量,防止过量摄食,降低饲养密度, 增加换水量,保持池底清洁,及时除去病鱼。保持良好水质、洁 净的饵料、适当的放养密度以及适宜的水温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采用疫苗免疫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发现牙鲆感染此病后,就要及时将病鱼挑出后分开养殖; 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洁;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投饵量;在饵料 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按0.4%~0.5%投喂土霉素进行治疗。 若有可能可使水温保持在20℃以下。

6.屈挠杆菌病

【病原】滑走细菌类的海洋屈桡杆菌,革兰阴性菌,菌体为 弯曲的长杆状或丝状,0.51微米×(2~30)微米,无鞭毛,在固 体物上能滑行运动。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在水面摇晃漂游,摄食不良,在池 底栖息散乱。病鱼体色变黑,黏液过多,烂鳃(多为大个体鱼)。 背鳍、尾鳍等溃烂、残缺,体表皮肤擦伤糜烂,部分溃疡、坏死。 病症恶化的个体,头部腹面发红、充血,皮肤呈溃疡化。解剖观 察,没有发现内脏器官有特别异常。显微镜观察(600~1 500 倍),可见到有特异滑走运动的革兰阴性屈桡长杆菌。

该病在水温13~20℃,主要感染体长为3~15厘米的稚 鱼,最近发现在全年都可发生该病。日死亡率在0.1%,虽然不 会一下大量死亡,但会持续死亡。

【防治措施】该病是接触传染,在饲养过程中要防止鱼体受 伤,尽量不使鱼的体表黏液脱落。尽早发现,将病鱼捞出,隔离 后部分症状轻的个体有的会自然痊愈。要掌握合适的饲养密 度,防止高密度养殖,提高换水率,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投喂质 量好的饲料等。发现鱼病时治疗,可采用磺胺药或土霉素50× 10-6~100×10-6药浴3天或口服药饵5天。

7.链球菌病

【病原】链球菌属的一种,革兰阳菌,2个或数个菌相连成链 状的球菌,0.7微米×1.4微米,无运动性,β溶血阳性。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色变黑,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球突 出,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烂腮, 头部和上下颚发红充血,鳍散开、出血。解剖可发现腹腔内有积 水,肠管发炎,也有的肾脏肿胀、肝脏出血。显微镜观察(1 500 倍),肾脏等部位可见到革兰阳性链球菌。

本病从4~12月都有发生,但多发生在夏季高水温期,即水 温25℃左右的7~10月。养殖密度过高、过量摄食、换水率低 的池中容易发病。由于病状的不同,死亡率有所差别,日死亡率 为0.1%~2%,有的达到8%~10%,水温降低会终止。

【防治措施】由于该病是因水温上升和饵料质量差,过度摄 食而发病。所以要尽早发现,除去病死的鱼,投喂鲜度好的优质 饵料,避免过量投饵和饱食,减少投饵,改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 密度,提高流换水率,清除残饵,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该菌对 抗生素有高度感受性,可采用药饵投喂,按土霉素50毫克/千克 鱼·天药饵投喂治疗,连用3~5天。

8.诺卡菌病

【病原】卡姆帕其诺卡菌,革兰阳性菌,菌体分枝丝状,无运 动性。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表有点状出血斑,小而隆起的脓 肿,有时口唇部糜烂。解剖可见本病典型症状是脾脏和肾脏上 有白色结节的病变,有时鳃和心脏上也发现白色结节。

病情发展缓慢但长时间连续死亡,累积死亡率达15%,是 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

【防治措施】早发现病鱼,及时清除,防止病情蔓延。可用 土霉素、链霉素制成药饵,每千克鱼体重50~60毫克,连续投喂 10天以上。

9.出血性败血病

【病原】变异微球菌,圆形或椭圆形,单个、成对排列或成 链、四联及不规则堆团。单个菌体大小为0.5~1.8微米。无鞭 毛,不运动,无芽孢,无荚膜。

【症状与流行情况】该病原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一方面可 通过凝固纤维蛋白来消除宿主血清中的杀菌因子;另一方面依 靠纤维蛋白在菌体表面形成一种屏障,并使细菌聚集成团,抵抗 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利其在宿主组织内繁殖。当宿主 的防御能力下降,一时不能将组织感染灶内的细菌完全清除时, 细菌大量向血液里倾注,在病原菌及其毒性产物作用下,造成广 泛的组织损害,并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引发败血症。此外,该 菌产生的毒素(卵磷脂酶)还能使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磷脂水解, 引起细胞崩解、组织坏死。

濒死鱼常在池中不安,窜游到水面,翻身跃出,又跌入水中, 如此反复,不久即沉底死亡。病鱼皮下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上、 下颚基部发红出血,表皮局部病灶水肿、糜烂。解剖观察,病鱼 肝脏呈土黄色,胃空,肠道混浊,心肌纤维颗粒变性、混浊、肿胀 等,脾脏组织坏死、出血等。

该病多发生在夏季高水温期,在牙鲆的幼鱼生长期较为严 重。患病鱼因皮下出现大面积弥漫性出血而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低密度养殖,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条件,发现 病情时及时隔离病鱼。治疗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用土霉素、 先锋霉素等药饵投喂,同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水。

10.嗜水气单胞菌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菌体呈短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 对排列。菌体大小为(0.5~1.0)微米×(1.2~2.8)微米,极生 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染色阴性。

【症状与流行情况】该病原菌具有较活跃的运动性,有利于 在鱼体组织内扩散,随血液进入内脏组织;另外,该病原菌可产 生毒素,如溶血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和表层蛋白酶等,对其肝、 肾、脾、心、肠、肌肉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肝和肾 破坏程度较大,造成腹部积水。病鱼摄食下降、活力减弱、体色 黑化、腹部膨胀,各鳍基部、口部、鳃裂后部均有出血症状,鳃盖 凹陷,鳃丝发白,呈贫血状,有的肛门微红。解剖后观察,肝脏呈 土黄色,心、脾颜色暗红,胃中无食,肠道有储水,肠壁变薄而透 明。病理变化表现为心、肝、脾细胞大量坏死并出现色素沉着、 肾组织结构紊乱,肾小管解体、坏死。镜检腹水及血液水封片, 有大量运动的细菌。

该病常发生于7~9月高温季节,易发于饲养密度高、换水 量小、外海区环境较差的养殖场。

【防治措施】注意养殖生态环境的调控,降低养殖密度,对 海水进行消毒,投喂新鲜饲料,预防该病发生。发病时,用氟苯 尼考药饵(10~20毫克/千克)投喂3~5天。

11.杀鲑气单胞菌病

【病原】不定型杀鲑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

【症状与流行情况】几乎看不到病鱼的外观症状只有病鱼 的无眼侧鳃盖发红,也缺少有特征性的内部症状。有的个体有 肝脏褪色和出血,肾脏肿大,脑周围出血等。

该病是从11月至翌年4月低水温期(14~16℃),体重10 克牙鲆稚、幼鱼发生的细菌性疾病,日死亡率在0.1%~0.2%。 如防治不及时,死亡会延续较长时间。

【防治措施】注意在放养后低水温期的死亡,发现病情时及 早进行处理,口服土霉素0.1%~0.3%药饵有治疗效果。

12.类结节症

【病原】杀鱼巴斯德菌,革兰阴性,短杆状或球杆菌,(0.6~ 1.2)×(0.8~2.6)微米,无运动力。

【症状与流行情况】患病的初期阶段,病鱼体色变黑,在水 面摇摇晃晃地无力游走。与弧菌混合感染后,出现背鳍和腹鳍 基部的擦伤和出血等。大部分患病鱼除体色变黑外,没有明显 的外观症状。同时解剖观察内脏,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症状,摄 食也没有大的变化。全长10厘米左右牙鲆幼鱼发病严重,日死 亡率在0.1%左右。

【防治措施】该菌对多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感受性,尤其是 氨苄青霉素有显著效果,也可用盐酸土霉素治疗。另外,如果将 水温降到20℃以下,也有的会自然终止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