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牙鲆寄生虫性疾病

2023-03-03

1.新彭单殖吸虫病

【病原】单殖类的羊鲷新彭单殖吸虫,虫体最大达8毫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该虫寄生在牙鲆有眼侧和无眼侧的体 表,一般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大量寄生时,鱼体表呈溃疡和眼球 呈白浊、出血等异常。

该病是海上网箱养殖牙鲆容易发生的寄生虫病,各个季节 均可发生。

【防治措施】发现病情时,用淡水浴有效。将病鱼用淡水浸 泡5分钟,虫体变白而死亡。

2.鳃内变形虫症

【病原】原生动物类的内变形虫。

【症状与流行情况】患病的鱼群摄食活动极度降低。患病 鱼除鳃褪色外,鱼体明显发红(尤其是无眼侧)。虫体寄生在鳃 上时,可以看到呼吸上皮剥离。从病鱼鳃上取活标本观察,可见 到有用假足运动的、不定形状的虫体。观察冷冻标本,虫体变成 球形停止运动,在室温放置后不久又开始运动。

该病多发生在2~3月,水温13~14℃,陆上水池养殖的体 重5~14克的牙鲆幼鱼发病严重,日死亡率为0.05%~0.2%。

【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提高换水率,增加对池 底的清扫次数,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驱 除该虫。

3.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

【病原】鱼波豆虫属的一种,为寄生鞭毛虫类,大小在(7.5 ~10)微米×(5~7)微米。寄生于鱼体上的虫体呈梨形,前端插 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中,自由游泳的虫体呈扁椭圆形;虫体偏于 侧面的一边有一鞭毛沟,由此长出2根鞭毛,沿鞭毛沟伸向体后 而游离。

【症状与流行情况】虫体寄生在鱼体表皮肤、鳃、鳍上,引起 鱼皮肤及鳃分泌黏液增多。体表大量寄生时,由于大量黏液分 泌,出现白云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表皮细胞坏死,体色 变黑。患病严重的个体出现鳞囊内积水、竖鳞、出血、浮肿,甚至 溃疡症状,腹腔内有腹水贮留。寄生于鳃时,鳃黏液分泌增多, 呈膨润状。解剖所见肠管上皮充血、出血,肝脏积水等。取鳃或 鳃的一部分显微镜观察,可见有许多呈卵形、梨形或近似圆形的 虫体。病鱼摄食不良。只靠肉眼观察难以诊断,需取鳍或鳃黏 液涂片镜检,才能确诊。

该病多在高水温期发生。多发生于密度高、换水率低、不洁 净的水池,海上网箱中很少发病。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的 鱼易发此病。多发生于水温25℃的高温期,主要危害全长3~ 15厘米的稚、幼鱼,对全长2~3厘米的稚鱼主要寄生在其体 表,尤其是鳍上,很少在鳃上寄生。15厘米的幼鱼主要寄生在 鳃上。该病可引起小于2月龄的牙鲆稚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发现病情时,可用甲醛250×10-6充气药浴30 ~40分钟或100×10-6~150×10-6充气药浴60分钟。

4.白点病(隐核虫病)

【病原】刺激隐核虫,又叫咸水小瓜虫,为寄生纤毛虫类。 虫体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3~0.7毫米,虫体内有一个大核,分 为念珠状的3~5团。体表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幼虫孵出时 呈圆筒状,不久呈鞋底状。除有纤毛外,后端还有一根粗长的尾 毛。浮游幼虫在水中游泳,然后寄生于鱼体皮肤内发育至成虫, 成熟后脱离鱼体在水中游动,沉于水底或附于池壁,分泌一层无 色透明的膜,形成包囊。在包囊中进行9~10次分裂,一般形成 300~500个幼虫。成虫较大时可形成1 000~2 000个幼虫,而 后破囊而出。水温20~25℃时,从成虫成熟脱落至幼虫重新寄 生于鱼体成为成虫,需5~7天;25~27℃时,需3~5天。

【症状与流行情况】发病鱼群摄食严重恶化,体色发黑,体 表和鳃黏液分泌增多,有时在中上层缓慢游泳。隐核虫在鱼体 的表皮下或鳃丝上形成1毫米的小白点,肉眼可见,鳃褪色。寄 生初期的小虫体(40~70微米)寄生在鳃小板间鳃丝上皮及基 底膜之间,寄生部位的鳃上皮细胞增生;大虫体(170~300微 米)寄生于鳃丝上皮下,寄生部位鳃上皮黏液细胞显著增生,表 层被1~2层黏液细胞覆盖;有时寄生部位宿主细胞脱落。病情 严重时,病鱼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甚至眼角膜上都布满小 白点。寄生虫体多时,可使鱼体黏液分泌增多,表皮和鳍的柔软 组织糜烂、剥离、崩坏。虫体的转动可使上皮组织发炎、崩坏及 真皮组织充血、水肿等。内脏器官无显著病变。体表寄生尚不 能使鱼很快死亡,若鳃上寄生大量虫体,则鳃黏液的过多分泌会 引起上皮增生、坏死和出血,鳃组织受损,引起鱼呼吸障碍而死 亡。有发病2~3天后牙鲆即全部死亡的病例。

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上,多发生在换水率低的室内水槽,水体 交换差的海上网箱也偶有发生。在水温25℃的7~10月高水 温期多发生。一般在高水温期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发生,但近年 来在早春和冬季也有发生。条件适宜时全年均可发病,但发病 盛期为高水温季节。日死亡率有的达到50%,如果不抓紧处 理,在1周内全部死亡。大小鱼均可发病,但可引起1~2龄鱼 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因发病初期并非每个鱼体都有寄生,故应多检 查一些鱼,以便及早发现。由于虫体潜入皮内寄生,很难有有效 的防治方法。但在虫体成熟后,会从鱼体上脱离成为浮游幼体。 提高换水率或将网箱放到潮流畅通的区域,可以排除成熟虫体 和幼虫。陆上水池养殖牙鲆时水源要清洁,进行过滤,减少引入 白点虫的机会。及时发现清除死鱼,减少饲养密度,加大换水 量,保持水质清洁。发现病情时,马上加大换水量并清底吸污, 确诊后立即药浴。治疗方法:0.3×10-6醋酸铜全池泼洒;硫酸 铜0.7×10-6~1×10-6全池泼洒,每隔3天进行1次,连续3~ 4次;150×10-6甲醛浸洗病鱼1~2小时,连续3天,每天1次; 淡水浸洗病鱼3~15分钟;过氧化氢水150×10-6药浴30分 钟,每日1次,连续3天,疗效较好。药浴同时必须将水槽、工具 等洗刷消毒,以防附在上边的包囊再次感染。

5.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属的种类寄生鱼体,车轮虫为纤毛门、寡膜 纲、缘毛目、车轮虫科。从虫体侧面观,像毡帽或盘子;从反口面 观,为车轮状。最典型的构造是反口面的齿环和辐线环,齿环由 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沟、锥部和齿棘组成,做车轮般旋 转运动,故叫车轮虫。

【症状与流行情况】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皮肤、鳃丝和 鳍上,少量寄生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可引起体表及鳃黏液分泌 增多,黏液白浊,皮肤有黑色斑纹状病变。有时体表呈擦伤状, 鳍缺损,有轻度出血。若同时感染弧菌或曲桡杆菌,可致部分皮 肤浅溃疡。患病鱼群在水表层游动不活泼,摄食能力逐渐减弱。 发病鱼摄食不良,体色变黑,黏液过多。有的可见肝脏褪色、肿 大,其他内脏器官无显著异常。取病鱼鳃瓣或在体表黑斑周围 采样,涂于载片上,滴少量海水后封片镜检(60~150倍),观察 到在鳃和体表有轮盘状虫体做车轮般旋转活动。

该病是陆上养殖牙鲆经常发生的疾病,主要在春季(5~6 月)和秋季(9~10月)、水温20~25℃易发生该病,有时全年都 可发生。大都会诱发其他疾病(如弧菌病)等,很少因单患该病 而发生急剧死亡,往往是由于饲养密度过高,而且从稚鱼到成鱼 都可能被感染。在秋季和爱德华病合并感染,死亡增多。该病 可引起牙鲆慢性死亡并且是牙鲆继发细菌感染的诱因。6~10 月高水温期多发于全长10~20厘米的幼鱼。大量寄生或与弧 菌病、屈桡杆菌病等病并发时危害很大。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提高换水量,保持水质及饲养环境 清洁,及时清除池底污物。发现病情时可用100×10-6~150× 10-6福尔马林充气药浴1~2小时,每天1次,2天后再根据镜 检情况确定是否继续药浴。

6.散杯虫病

【病原】散杯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蠕虫类单殖吸虫。 虫体呈灰褐色,梭形扁平状,躯体可延伸变长或变短,成虫长6. 5~8.6毫米,尾部能前后左右摆动或卷曲,生有固着铗4对,每 个固着铗具有可伸缩的长柄,固着铗圆形,由十字形几丁质片分 为4隔。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表无任何溃烂点;对其进行解 剖,肝脏贫血;揭开病色鳃盖会发现病鱼鳃丝贫血,严重时鳃丝 发白无血色。剪取病鱼鳃整体(连同鳃弓、鳃耙),放于低倍镜下 即可看到。成虫较多时肉眼可见到灰褐色团块。发病原散杯虫 主要寄生在牙鲆的口腔内壁、鳃弓、鳃耙上,成虫极少寄生在鳃 丝上,只有个别个体较小幼虫有时寄生在鳃丝上,因此,平时很 难检查到。如对病鱼整鳃不做彻底检查很难发现,往往由于误 诊治疗不及时造成大量死亡,应引起养殖业者的注意。

该病可发生在牙鲆的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养 殖方式中,并能引起大批量死亡,日死亡率高达5‰,及时诊断、 对症下药是治疗该病减少损失的关键。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 节,以秋季多见,发病时水温为17~20℃。

【防治措施】加强水质的管理,定期进行药浴消毒或向养殖 池塘中泼洒石灰水,并随时检查鱼群情况。如果淡水水源充足 且养殖鱼便于集中时,可用淡水浸泡病鱼3~5分钟。甲醛200 ×10-6每天浸泡1次,每次2小时,连用2~3天。在池塘中养 殖的牙鲆发生此病时,由于患病鱼无法集中,可采取泼洒石灰水 结合内服药饵的方法治疗。

7.盾纤毛虫病

【病原】盾纤毛虫的一种,兼性寄生纤毛虫,以细菌和有机 碎屑为食,在海水中自由生活,亦可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

【症状与流行情况】病鱼体表和头部发红、糜烂,体表及鳍 基部溃烂,鳃和鳃盖内侧出血、体色黑化。观察鱼群摄食不良, 有时在中层游泳、打转,体表有外伤的个体增多。镜检溃烂部可 发现泪珠状活泼游动、全身被覆纤毛的虫体。个体较小的患鱼 发病初期体色黑化,背鳍缺损,体表破损、糜烂,酷似屈桡杆菌病 鱼。许多病鱼体侧形成一处或多处脓疡病灶,个别患鱼体侧病 灶周围表皮剥落而发白,部分病鱼尾鳍烂掉而秃尾,解剖内部器 官无异常。

日本养殖牙鲆曾由于该纤毛虫的寄生,引起牙鲆苗种及稚 鱼大量死亡。亦发现牙鲆成鱼感染该纤毛虫病而造成死亡。随 着牙鲆的生长,死亡率逐渐下降。该病既见于陆上水池,也见于 海上网箱。养殖初期多发生于4~7月、水温15~20℃时,对全 长20厘米以下,尤其是2~5厘米的稚鱼危害严重,目前该病趋 于全年发生,4~8月较为严重,夏季过后病情减轻。该病日致 死率0.5%~1.0%,有时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该虫不是专性寄生,常栖息于水底,在一定条 件下寄生于鱼体。该虫在池底死鱼、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上大 量繁殖,密度较大时才寄生于鱼体并造成大量死亡。由于该虫 多寄生在病鱼脑内、体表鳞囊内、真皮下结缔组织,所以治疗困 难,以预防为主。引进鱼种时杜绝带入病原;保持水质及饲养环 境清洁,及时清除池底污物;维持合理的换水率与放养密度;防 止鱼体受伤。患病初期,虫体仅存在于鱼体表浅处,福尔马林药 浴和淡水浸浴治疗有效。福尔马林100×10-6~150×10-6,药 浴1小时,次日再药浴一次;或淡水浸洗5分钟。同时降低投喂 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增强鱼体免疫力。若纤 毛虫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在脑内寄生,则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生 产中可加大换水量,冲出水中的纤毛虫。

8.淀粉卵涡鞭虫病

【病原】淀粉卵涡鞭虫属,为寄生鞭毛虫类。寄生在鱼体时 期的叫营养体,呈球形、卵形或梨形,20~150微米;胞质中有许 多淀粉粒,胞核一般不易看清;虫体外围有明显的细胞膜,虫体 的一端有几条细长的假根状突起,这是固着胞器,又用以吸收营 养。

【症状与流行情况】在水温23~25℃以上时,严重感染的鱼 体表、鳃、鳍上肉眼可见有许多小白点。患病鱼鳃盖开闭不规则 或不闭合,呼吸频率加快,口不能闭,鳃呈灰白色。病鱼浮于水 面,游泳迟缓,有时在周围固体物上摩擦身体。鱼体逐渐瘦弱, 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亡。显微镜可见活动性不强的卵圆形 或梨形的虫体。

淀粉卵涡鞭虫对宿主无专有性,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7~9 月,水温在25℃以上,牙鲆稚鱼、幼鱼和成鱼均有发生,在水温 低于23℃时很少发生。大量寄生时引起成鱼呼吸困难,导致连 续死亡。

【防治措施】根据海水淀粉卵涡鞭虫的最适生活条件,对水 温高、水质不良、有机物多的池子,最好先加大换水改善水质,减 少淀粉卵涡鞭虫的附着机会。发现病情时,可采用淡水浸洗2 ~5分钟,第二天重复一次;或0.7×10-6~1×10-6硫酸铜全池 泼洒,连续3天;或用福尔马林100×10-6~150×10-6药浴2~ 3小时,连续2~3天。

9.寄生吸虫病

【病原】宫囊吸虫属。在牙鲆苗的消化道内寄生,(0.76~ 1.24)微米×(0.24~0.34)微米,该吸虫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症状与流行情况】吸虫以吸盘吸附在胃壁上吸取营养,引 起牙鲆苗种死亡。

通过感染途径的调查发现,通过摄食野生的桡足类传播,摄 食卤虫、人工饲料的苗种消化道内则未发现吸虫的寄主。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及饲养环境清洁,切断 饲料传播途径,避免投喂带病原的桡足类。

10.本尼登虫病

【病原】本尼登虫属。虫体椭圆形,背腹扁平,(5.5~6.6) 微米×(3.1~3.9)微米。

【症状与流行情况】该虫寄生于鱼体表,寄生数量较多时鱼 的皮肤分泌过多黏液,使表皮局部变白,体表色素细胞扩散,因而 鱼体呈暗蓝色。寄生处发炎,病鱼狂游,或身体不断摩擦其他物 体,擦破后可继发感染病原菌,严重时鱼贫血、衰竭而死。

牙鲆本尼登虫病发病流行期为7~11月,危害很大,冬季不 发生。

【防治措施】发现病情后,用淡水浸泡5~10分钟,虫体即 可脱落死亡,同时加入抗生素,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或用250 ×10-6甲醛药浴10分钟。为了防止重复感染,药浴治疗后的鱼 不要放回原池或网箱,应放入新的养殖池或新网箱,原养殖池、 网箱需消毒处理。

11.三代虫病

【病原】三代虫属。虫体略呈纺锤形,长度0.3~0.8毫米, 背腹扁平。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在每一个成虫体中部,可 以看见一个椭圆形的胚胎,胚胎内往往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胚 胎,故名“三代虫”。一般三代虫单独寄生较少,多与车轮虫病并 发,且经常二次感染弧菌和屈桡杆菌。

【症状与流行情况】三代虫寄生于牙鲆体表(主要是有眼 侧)和鳍的表面,由于三代虫啃食鱼皮肤表皮,使鱼体表黏液异 常分泌而出现白斑状糜烂,形成伴有皮内出血症状的溃疡病灶。 观察内脏器官,没有明显变化。若同时发生车轮虫病或二次感 染弧菌和屈桡杆菌,皮肤症状更严重。用放大镜可见虫体在鱼 体表做蛭状运动,也可刮取黏液用低倍镜确诊。

三代虫繁殖最适宜的水温为20℃,流行于6~7月。

【防治措施】防止水质恶化,增加换水量,清扫池底。用100 ×10-6~150×10-6甲醛药浴1~2小时,可驱除此虫;或采用 20×10-6高锰酸钾浸浴15~30分钟。如有弧菌或屈桡杆菌二 次感染,则需同时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