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用刻碑形式公布的官定本儒家经典。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开刻,文宗开成二年(837)刻成,故名,又称“唐石经”。共227碑,内容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梁传》、《孝经》、《尔雅》、《论语》等12部楷书儒经,另加《五经文字》、《九经字样》2部字书。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讲伦堂两廊。都检校官为宰相郑覃,书写者为艾居晦等5人。这部石经对后世影响深远,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由朝廷的国子监开刻“九经”,后蜀广政元年(938)由后蜀丞相毋昭裔刊刻的成都石经,均以开成石经为底本,并仿照了它的体例。此后,北宋刻有嘉祐石经,南宋刻有绍兴御书石经,均为官定本儒家经典。开成石经历千余年,较五代和宋代的石经保存完整,今藏陕西西安的碑林,有拓本流传。
开成石经
20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