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茄科(Solanaceae)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多年生。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古名伽、落苏、酪酥、昆仑瓜、小菰、紫膨亨。染色体数2n=2x=24。食用幼嫩浆果,可炒、煮、煎食,干制和盐渍。每100克嫩果含水分93~94克,碳水化合物3.1克,蛋白质2.3克,还含有少量特殊苦味物质茄碱甙M(C31H51NO12),纯品白色结晶状,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生理功能的效应。
起源和演化 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种和近缘种。野生种果实小味苦,经长期栽培驯化,风味改善,果实变大。中世纪传到非洲,13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欧洲南部栽培较普遍,17世纪遍及欧洲中部,后传入美洲。18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栽培茄子历史悠久,类型品种繁多,一般认为中国是茄子第二起源地。西晋嵇含撰写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中说,华南一带有茄树,这是中国有关茄子的最早记载。至宋代苏颂撰写的《图经本草》记述当时南北除有紫茄、白茄、水茄外,江南一带还种有藤茄。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以亚洲栽培最多,占世界总产量74%左右;欧洲次之,占14%左右。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茄 子
植物学性状 直根系,根深50厘米左右,横向伸展范围120厘米,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厘米耕层内。根易木质化,发生不定根能力弱。茎圆,直立,株高80~110厘米,紫、深紫或绿色,木质化程度强,主茎分化5~12个叶原基后,顶端分化花芽,花芽下两个侧芽伸长生长,形成一级侧枝,侧枝分化1~2个叶原基后,顶端又分化花芽,其下两个侧芽再伸长形成二级侧枝。依此分枝方式继续形成各级侧枝。称假轴分枝。单叶互生,卵圆或长卵圆形,紫或绿色。花单生或簇生,花冠紫色,花瓣和花萼各5~6枚。萼片基部合生筒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内侧,花药顶端孔裂散粉,雌蕊1,花柱高于花药为长柱花(正常花),单生花多为长柱花,簇生花中第1个花多为长柱花,其余为短柱花,以长柱花座果,短柱花一般不能座果。自花授粉,自然杂交率3~7%。浆果卵圆、圆至长筒形。皮色黑紫、紫、紫红、绿或绿白。果肉白色,为海棉状胎座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种子近似肾形,扁平,黄色具光泽,千粒重4~5克,一般寿命2~3年。
生长发育和果实形成 茄子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①从种子吸水萌动到第一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出苗前要求25~30℃; 出苗至真叶显露要求白天为20℃左右,夜间15℃左右。发芽期10~12天。温度过低,发芽和生长受抑制;温度过高,胚轴徒长,秧苗较弱。②第一真叶露出到显蕾为幼苗期,50~60天。白天适温22~25℃,夜间15~18℃。主茎具3~4片叶时开始分化花芽。在强光照和9~12小时短日照条件下,幼苗发育快,花芽出现早。主茎具5~11片展开叶时,第四级侧枝和花芽已经开始分化。③门茄显蕾后进入结果期。茎叶和果实生长适温,白天25~30℃,夜间16~20℃。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果实生长15天左右达到商品成熟。受精后子房膨大露出花萼时称为“瞪眼”,瞪眼前果实以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为主,果实生长缓慢,瞪眼后果肉细胞膨大,果实迅速生长,整个植株进入果实生长为主的时期。温度低于15℃时果实生长缓慢,低于10℃时生长停顿,高于35~40℃时,茎叶虽能正常生长,但花器发育受阻,果实畸形或落花落果。遇霜植株冻死,茄子要求中等程度光照,光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补偿点2万勒克斯。光照充足,果皮有光泽,皮色鲜艳;光照弱,落花率高,畸形果多,皮色暗。
分类与品种 植物学将茄子分为三个变种:①圆茄(var.esculentum Bailey):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皮色紫、黑紫、红紫或绿白。不耐湿热,中国北方栽培较多。多数品种属中、晚熟,主要品种有北京大红袍、六叶茄、九叶茄,山东大红袍和天津二敏茄等。②长茄(var.serpentinum Bailey):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长达30厘米以上,皮色紫、绿或淡绿。耐湿热,中国南方普遍栽培,多数品种属中、早熟。有南京紫线茄、北京线茄、广东紫茄和成都墨茄等品种。③矮茄(var.depressum Bailey):植株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形。种子较多,品质劣,多为早熟品种,有济南一窝猴、北京小圆茄等。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选育出一些优良的杂交组合,如紫长茄×久留米茄、苏州长茄×徐州长茄、油罐×济南长茄等。这些杂种长势强,分枝多,座果率高,一般能增产20~30%。果皮紫黑色对绿色为显性,配制杂交种时常用来做标记性状。
栽培技术 茄子喜温,不耐霜冻。中国华南地区和台湾全年栽培; 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于终霜后露地育苗,或终霜前2~3个月于冷床、温床育苗,终霜后露地定植;东北、西北等无霜期不足150天的寒冷地区,都于终霜前在温室或温床育苗,春末夏初定植。
茄子耐旱力弱,生长期长,宜在土层深厚、保水性强,pH5.8~7.3的肥沃壤土或粘壤土种植。平畦或高畦栽植。密度: 早熟种3 000~4 000株/亩; 中、晚熟品种2 000~2 500株/亩。门茄座果前不宜多浇水,避免茎叶徒长、根系发育不良和落花率高。定植后浇水,及时中耕,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通气,促进根系发展。门茄座果后植株进入果实旺盛生长时期,应保持土壤达田间持水量80%为好。此时干旱,落花率高,停止结果。
主茎门茄下各叶腋发生的侧枝,应及时摘除,以免影响门茄座果和主茎上部各分枝的生长。主茎上果实称为“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 “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统称“满天星”。早春气温低于15℃时落花多,可用萘乙酸(NAA)10ppm或对氯苯氧乙酸(PCPA)25~30ppm涂抹或沾花,防止落花。结果期果实与茎叶同期生长,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公斤果实需吸收氮3.3公斤、磷0.8公斤、钾5.1公斤和镁0.5公斤。所需养分除基肥供给外还需追肥。每采收一次,即追肥一次。氮素对植株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有重要作用。缺氮时植株弱,分枝减少; 花芽发育不良,短柱花多,落花率高; 果实生长停顿,皮色不佳。果实达商品成熟及时采收可使植株正常生长,提高产量。
选符合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的对茄作种果。多雨地区,果实易受棉疫病侵染而腐烂,影响留种,可喷药或套纸袋预防。开花后40~50天种茄生理成熟即可采摘,采摘的种茄置阴凉通风处后熟10天脱粒。
病虫害及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绵疫病、褐纹病和黄萎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和茄白翅野螟等。
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为真菌病。多发生于育苗中后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继而扩大和下陷,最后环绕茎基部收缩干枯,整株枯死,不倒伏; 猝倒病 (Pythium aphanidermatum),多发生于真叶未展开前,茎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色,继而缢缩变为线状,子叶未凋萎即倒伏。潮湿时病苗及附近地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以上二者在高温或低温,湿度大,幼苗生长衰弱,易发病。采用无病土育苗或行床土消毒; 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 床土过湿时在床面撒干细土; 喷洒百菌清、乙磷铝、杀毒矾等杀菌剂等方法防治。
绵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为真菌病。主要为害果实,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果上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病菌以卵孢子在土中越冬,从茄果表皮直接侵入为害。高温多雨潮湿条件利于发病。防病措施宜选用抗病的品种; 实行轮作; 选择地势高,通风透光的地块栽培; 喷洒乙磷铝、瑞毒霉、杀毒矾等杀菌剂等进行防治。
黄萎病(Verticillium dohliae) 为真菌病。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褪绿,晴天高温时萎蔫,夜间或天晴荫凉时恢复,后期褪绿部分变成黄白色至褐色。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病状自下向上逐渐发展。病株根茎部维管束变黄褐色。茄子定植后至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时间长,发病早而重。若此时期温暖,雨水调和,病害轻。主要防治措施是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子; 提高定植质量,培育壮苗; 土壤施药或灌药(常用的药剂有多菌灵、托布津等)。
褐纹病(Phomopsis vexans) 为真菌病。为害叶、茎及果实。在叶上病斑不规则,浅黄色,边缘暗褐色,有不规则轮纹。茎部病斑梭形,中间灰白色,边缘深紫褐色。果实病斑圆至椭圆形,褐色。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为分生孢子器)。病菌能在土中或在种子内潜伏越冬。种子带菌引起幼苗发病,土壤带菌引起茎基部溃疡。田间气温28~3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0%,持续时间长,病害严重。宜选用无病种子;行轮作; 加强栽培管理; 发病期间喷洒百菌清、代森锰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红蜘蛛 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中几个种的复合种群。以幼螨和若螨群集叶背吸食汁液。每年10~20代。可在干菜叶、草根或土缝中越冬。春季在杂草或越冬寄主上繁殖,后迁入菜田为害。由点片发生,靠风等扩散到全田。一般干旱条件易发生。宜采用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旱天及时灌水,保持菜田湿润; 在红蜘蛛发生初期用三氯杀螨醇、硫磺粉悬浮剂、菊杀乳油、克螨特、灭螨猛等药剂防治。
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属蜱螨目跗线螨科。以幼螨和成螨集中于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畸形。受害叶背灰褐色并具油光泽,边缘下卷。嫩茎黄褐色,粗糙。严重者花不能开放,果、果柄、萼片受害表面失去光泽而木栓化,最后导致果实开裂。每年约25代,冬季主要在温室内越冬,少数雌成螨可在冬作物或杂草上越冬。一般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茶黄螨发生。主要用化学防治,使用的药剂有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环丙杀螨醇、灭螨猛等。同时做好冬季温室防治和除去田边杂草。
茄白翅野螟(茄黄斑螟) (Leucinodes orbonalis)中国南方茄子的一大害虫。幼虫为害茄子的花、果、嫩茎、嫩梢,引起枝梢枯萎、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造成减产。用乐果、马拉硫磷、杀螟松药液喷洒防治。
英文
egg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