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牙鲆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2023-03-03

1.野生亲鱼的捕获

首次进行牙鲆的人工繁殖时,只有依靠在产卵季节捕获天然野生亲鱼。牙鲆亲鱼的收购可常年进行,黄渤海牙鲆的产卵季节为5月初至6月初(盛期为5月中旬左右)。从自然海区用单线钓、拖网、刺网、定置网(袖网)等捕获。另外,也可在秋末(10月以后)利用野生亲鱼离开沿岸水域向深水区越冬洄游时捕获。

2.亲鱼的选择标准

(1)野生亲鱼:应挑选无伤或伤极少、个体稍大的3~7龄的雌性(在产卵季节腹部膨大,生殖孔略圆,呈红色),全长在40厘米以上,体重在2千克以上。雄性2~6龄(生殖孔细长,在生殖季节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全长在35厘米以上,体重在1.2千克以上。人工养殖的亲鱼2龄以上也可。亲鱼的雌雄性比以2:1~1:1较为适宜。牙鲆的雌雄可从生殖孔加以判断,繁殖期生殖孔为红色且圆者为雌性,细长且不发红者为雄性。

(2)人工养殖亲鱼:由于受自然资源量和天气的影响,所以每年很难保证能捕获到性成熟良好的天然亲鱼。另外,当年捕获天然亲鱼的采卵盛期仅20天左右,采卵时间不集中,不能按计划采卵。所以可采用由人工苗种培育成亲鱼,自然产卵来稳定地进行苗种生产。为了防止长期使用人工苗种培育的亲鱼遗传变异,或因近亲交配引起隐性基因在后代中表达,可在人工苗种培育的亲鱼中混养一部分经驯化的野生亲鱼,做到有计划稳定地进行苗种生产。由人工苗种培育成亲鱼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选择在产卵盛期受精、同批孵化出的仔鱼培育的,生长发育良好、整齐、色泽正常,无黑化、无白化、无畸形(脊椎骨融合、鳃盖外缘内翻、外翘)的个体(5厘米以上)进行单独培育。经2~3年培育,挑选生长快、个体大、无异常的个体作为亲鱼。

②由同期孵化培育的苗种所养成的商品鱼中(一般为养殖1年以上),挑选生长快、个体大、体形、体色正常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单独培育至性成熟作为亲鱼。牙鲆人工苗种一般需养殖2年以上才开始性成熟,而真正能产卵进行苗种生产需3年以上。在培育过程中冬季水温保持在10℃以上,夏季水温在25℃以下,盐度在17‰~32‰,用水要经过沙滤。幼鱼期投喂大小适合的颗粒配合饵料,以湿颗粒饲料较好,长到成鱼可转换为新鲜小鱼整个投喂。定期添加营养剂,及时吸出残饵和污物,清扫池底,每1~1.5个月倒池一次。

3.野生亲鱼的运输

选择好的亲鱼两手平托起,放在预先准备好水的水槽或帆布桶里。注意水槽中的水不可太浅,以免尾部用力拍打受伤。捕获的牙鲆在船上可用帆布桶或玻璃钢桶充气或经常换水暂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捕获到亲鱼后应及时运回岸上培育。亲鱼的运输工具可用活鱼车,或用车装水槽或帆布桶。一般2米×1米×1米帆布桶装水1/2~2/3,2~4吨卡车装2~3个桶。桶内衬塑料薄膜或软物,防止运输时擦伤鱼体。长途运输每桶装8~10尾,每车装运20~30尾。装备用氧气瓶1~2个,直流充气泵1个,每桶设置散气石1~2个,根据情况用充气泵充气或氧气瓶充纯氧。盖上遮光帘充气运输,运输19~24小时成活率可达100%。途中不投饵,水温在15℃以下运输其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