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百科

腰果

2023-04-20

简介

漆树科腰果属热带常绿果树, 乔木。又名槚如树、介寿果。学名Anacardiumoccidentale L.。

起源与分布 原产于巴西东北部, 16世纪由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和亚洲, 现遍及东非和东南亚, 主要分布在15°N~15°S之间。印度、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肯尼亚、巴西和加纳等国商品生产最多。1988年全世界产约47.6万吨。中国台湾、海南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1984年海南栽培面积达1.1万公顷。云南西双版纳也有少量种植。

特征与特性 高6~12米。靠近基部分枝。主根粗壮, 侧根发达。单叶互生, 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20厘米,宽4~12厘米, 革质, 光滑, 全缘。顶生圆锥花序; 花萼、花瓣5片; 雄花有雄蕊6~10, 其中1枚比花冠长, 花药发达, 花粉圆形, 有粘性; 两性花有子房, 有1枚雄蕊和雌蕊伸出花冠外,雌蕊比雄蕊长,子房无柄, 1室; 退化花雌雄蕊均退化。果实由假果(果梨)和真果(坚果)两部分组成。假果由花托膨大而成;真果肾形, 着生于花托上, 果壳内有蜂窝状结构, 种仁1, 白色(见图)。

要求高温光照充足的环境。月平均气温23~29℃开花结果正常,20℃生长缓慢, 低于17℃易受寒害,低于15℃则严重受害致死。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 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较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最宜。花期忌阴雨。

腰 果

1. 花枝; 2. 果实; 3. 真果

品种类型 各主要产区仅种植一种, 但树形有高有矮, 种壳有薄有厚, 坚果大小、果梨颜色或形状等以及品种类型间均有差异。栽培品种巴西最多。

栽培技术要点 用种子或嫁接繁殖, 以嫁接繁殖最好, 多用补片芽接法嫁接(方法与杧果同)。播种前浸种24小时, 用果蒂向上的立播法发芽较快。种植密度中国海南株行距8米×8米。幼树以氮肥为主,并适当配合少量的磷钾肥和有机肥。结果树要提高磷钾肥的比例。主要病害有花序疫病、炭疽病、梢枯病等, 对生产尚未造成威胁。主要虫害有茶角盲蝽、果螟、天牛和蓟马等, 要及时防治。

种植后2年开花,3年结果, 8年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15~25年。在中国海南花期为12月至次年4月,4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如要利用果梨,得每天采收,否则每3~5天收集落地果, 去掉果梨晒3~4天即可包装贮藏。

经济价值 腰果仁含脂肪44~47%,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22~29%。多用于制腰果仁巧克力、点心和油炸盐渍食品。果仁油为上等食用油。果梨含丰富的维生素C, 可加工果汁、果酱、果冻或酿酒。果壳含壳液约40%, 是制高级油漆、彩色胶卷着色剂和合成橡胶的原料。中国海南南部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

英文

cashew 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