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桑树枝干的重要害虫之一,鞘翅目,天牛科,学名为Xylotrechus chinensis Chevrolat,别名虎斑天牛。
形态 成虫体长16~28毫米,形似胡蜂。触角短,约为体长的一半。前胸略呈球形,背板分成黄色、赤褐色和黑色3段。鞘翅上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斜带,雌虫前胸背板前缘鲜黄色,腹部末端尖,裸露于鞘翅外;雄虫前胸背板前缘灰黄或褐色,腹末为鞘翅复盖。卵长椭圆形,一端稍大,长5毫米左右,乳白色。幼虫圆筒形,淡黄色,头小,隐于第1胸节内。第1胸节膨大,前缘具4块褐色斑纹,2块横列于背面,两侧各1块竖列。腹部各节背、腹面均有黄褐色移动器。蛹纺锤形,长约30毫米,淡黄色(图)。
桑虎天牛
1.成虫 2.卵 3.蛹 4.幼虫
生活习性 在辽宁1~2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以老熟幼虫越冬者,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羽化后不久即交尾产卵。幼虫孵化后蛀食到11月上旬越冬,第2年继续蛀食为害,至7月下旬至8月间羽化,完成1个世代需14个月。成虫再产卵孵化的幼虫,要越两个冬季,至第3年6月羽化,完成1个世代需22个月,即完成先后两个世代,需三年。世代重迭,在桑树生长发育期间,各虫态均有发生。成虫羽化后从原蛀入孔咬破表皮出孔,出孔后即行交尾,卵产在树干的缝隙、裂口内。成虫有较强的飞翔力,不再取食,但需饮水。卵期7~20天,孵化后幼虫沿形成层由上向下蛀食,每隔一段距离向外蛀一小米粒大小的通气孔,虫粪被树液稀释后成条状由通气孔排出堆积于树表,状如蚯蚓粪堆。幼虫老熟前蛀入木质部,形成“⌝”形隧道,以木屑堵住隧道上方,化蛹其中。蛹期13~28天,羽化为成虫。
分布为害 桑虎天牛分布中国、日本,中国各主要蚕区均有分布。寄生为桑树,以幼虫蛀食桑树枝干。被害桑轻则枝细叶薄,产量不高,重则全株枯死。
防治 加强桑园管理,以增强树势,减轻被害;捕捉成虫;刺杀和药杀幼虫。
英文
tiger longicorn bee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