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百科

桑蚕农药中毒

2023-04-20

简介

蚕接触化学农药或误食农药污染的桑叶后,蚕体正常生理机能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毒害。

起因 大多由于农田使用农药时污染了桑叶;或桑园治虫后,误采未过残效期的桑叶喂蚕引起。有时也因蚕室、蚕具或蚕用药品接触过某种农药;或用农药杀虱螨、防蚂蚁等处理不当,使蚕中毒。饲养员接触农药后,随衣着和手、脚带进蚕室或贮桑场所污染桑叶,或农药直接接触蚕体造成中毒。引起蚕中毒的农药,常见的有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两种农药,一般都具有胃毒、触杀、熏蒸或内吸等作用。

为害 农药中毒除造成急性中毒死亡外,微量农药污染叶连续喂食,亦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毒性强的杀虫剂类农药高浓度或大量附着在桑叶上,给蚕喂食时经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即表现出体态异常、呕吐、翻滚等急性中毒症状。微量杀菌剂或除草剂污染桑叶,连续喂食后,经一定时间也会出现举动迟缓、发育不良、静止等慢性中毒症状。轻者只要换饲良桑(无农药污染)就能减轻或恢复正常,但幼虫体重、茧重、茧层重等往往会比正常蚕差。微量农药污染桑喂蚕时,虽未出现症状但会降低蚕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感染病菌发生蚕病。蚕在幼虫期受到农药的毒害,使生殖受到影响,除了交配行动的异常(不能交配)、产卵行动异常(产叠卵等)、产卵数减少(抑制造卵或产卵)等以外,还表现于所产卵的异常(不受精卵、早期死卵、催青死卵、刚孵化后不久致死等)。受害程度和药剂种类、数量、蚕的雌雄以及被害龄期、时间等有关,以雌蚕受害较多。从5龄后半期到蛹的前半期(卵壳形成以前)最容易引起药害。农药影响蚕的生殖,是因为生殖细胞从幼虫期到蛹期不断分化和发育,对药物特别敏感,即使是对母体不致死的剂量,也容易使生殖细胞受到影响。

蚕在遭受农药危害时,一般是小蚕期比大蚕期严重。但从整个饲育成绩来看,在5龄中、后期遭受微量农药中毒的危害性比小蚕期更为严重。中毒蚕外观症状虽不明显,但上蔟时不活泼、把持力差,不能正常结茧或结畸形茧、小茧、绵茧等不良茧,茧的解舒和出丝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防止5龄后期微量农药中毒,是防止不结茧蚕、减少畸形茧的有效措施。

症状 由于农药的种类、使用浓度及污染程度不同,蚕中毒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中毒蚕都会表现出行动异常(如拒食、乱爬或避忌等)、痉挛、挣扎、摇头、吐液、排不正形粪、体缩、倒毙等症状,至于各种农药中毒的具体症状则很难区分。

有机磷农药常见的有敌百虫、敌敌畏、治螟灵(苏化203)、1605(对硫磷)、杀螟松等均能引起蚕中毒死亡,中毒症状大体相似,它们对蚕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急性中毒发病极快,中毒后蚕立即停止食桑,有向四周乱爬等避忌性反应,继而头部收缩,胸部膨大痉挛、吐液,有时污染全身,排不正形粪或带红色污液,最后麻痹倒卧于蚕座上。濒死时的特征是:腹足抽搐,前半身膨大肿胀,后半身皱缩,特别是后端几个环节更为显著,并有脱肛现象。

有机氮农药常见的有杀虫脒、杀虫双等,具有胃毒、触杀、熏蒸、内吸等作用。杀虫脒中毒症状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高浓度食下、接触、熏蒸,会出现翻滚、狂躁等急性中毒症状。慢性症状,小蚕主要表现为吐乱丝、食桑稍减,喜向蚕座边缘爬行;大蚕表现为拒食、向蚕座四周爬行等避忌反应,可维持2~3天不吃不长,胸部透明似熟蚕,终至饿死。中毒达一定程度的蚕,蜕皮、化蛹非常困难,常有不蜕皮、半蜕皮、蜕皮出血、不结茧蚕出现,尤其是不结茧蚕较多,死亡不立即腐烂,呈皱瘪状。杀虫双按农业治虫常用浓度能使蚕迅速中毒致死,中毒症状基本上与杀虫脒相似。由于上述两种农药的残效期长达一个月以上,故不宜在桑园内使用。

诊断与预防 农药中毒是一种急症,往往突然发生,根据上述中毒症状的特点进行诊断,同时结合当时农田、桑园、蚕室内外使用农药的情况以及饲养员有无接触过农药等进行全面分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蚕,还可通过简易的化学测定法——醋酸萘酯——牢固蓝法,提供确诊的依据。当蚕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液中(或头部)的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分解B——醋酸萘酯生成萘酚的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因此与牢固蓝反应生成的紫红色的偶氮盐就会减少,从而可以简易地测知是否是有机磷中毒。

一般正常蚕的血液反应呈紫红色,而中毒血液反应呈淡红色。此外,可以通过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等方法,测知桑叶及蚕体中残留的微量农药。发现中毒后,立即敞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多撒隔沙材料及时加网除沙除去毒物。把蚕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再喂以新鲜桑叶,部分蚕苏醒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在抢救中毒蚕的同时,应迅速查明毒源,避免蚕继续中毒。凡有毒物接触过的蚕具如蚕匾、蚕网及零星蚕具等可用碱水洗涤清洁,农药污染叶可用碱液(石灰浆、碱水等)处理后使用。如桑树喷过1000倍敌百虫,而残毒尚未消失的桑叶,可用3%新鲜石灰浆浸渍1小时,取出凉干后喂蚕。5龄中连续吃一天解毒处理叶,并不表现中毒现象(4龄以前不宜采用此法),如采用与无毒叶间隔喂饲,则对蚕更为安全。为防止蚕的农药中毒,尤其是防止5龄中、后期微量农药中毒而引起的不结茧、畸形茧等影响茧、丝质不良性状的产生,首先要严防农药污染桑叶。当农田施用农药时,必须与养蚕单位密切配合,互通情报,合理安排,并要考虑施药方法和施药时的风向,靠近桑园的不宜用粉剂喷撒,尽可能用水剂拨浇法,以避免污染桑叶; 桑园施药治虫要选择对蚕安全、残效期短的农药,施药后要在该药的残效期过后方可采叶。在采用残效期已过的桑叶时,必须先采少量代表性的桑叶,给蚕试食几次,确认无毒后方可大量采用。要防止蚕室、蚕具和养蚕用品污染农药,做到蚕室不堆放农药、蚕具不盛放农药、养蚕用品不接触农药,商业部门贮放养蚕用品要严格与农药分开。养蚕期间蚕室周围严禁使用农药,更要防止养蚕人员的衣、物、手、足等污染或携带农药。屋外育场地使用防蚁粉防止蚂蚁时,要在防蚁粉上撒干泥,垫上稻草才可养蚕,撒过蚂蚁粉的土坑,雨天要防止积水淹没蚕引起中毒。

英文

silkworm poisoning by
pestic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