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采种目的而选定并加以培育的林分。也称种子林或采种母树林。在种子园的产种量未能满足需要之前, 母树林是重要采种基地。同一般采种林分比较, 从母树林取得的种子, 播种品质较好, 产量较高, 遗传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良; 面积集中, 便于开展产量预测和培育管理工作。同种子园相比, 母树林营建技术简单,从筹建到大量收获种子之间的非生产性时间短,可以及早提供造林用种。
母树林的选择 选择母树林时应考虑的因素有:①根据本地区用种需要确定应建母树林总面积。②选定的林分应是该地区优良林分, 其中应有较多的优良林木。林木一般分为优良、一般和不良三类。日本曾规定Ⅰ级母树林中优良木应占林木总株数50%以上,加上一般木应占80%以上;Ⅱ级母树林中优良木和一般木应占总株数50%以上。③母树林的土壤肥力及地位级(或立地指数)较高。④母树林不应靠近目的树种或近缘树种的劣质林分。⑤林分中可以混生少量其他树种, 但它们不得妨碍目的树种的生长发育, 不能对目的树种异花传粉。⑥地形不宜起伏太大, 面积不宜过小。⑦入选林分的年龄要适当, 一般地说, 凡已经适应当地条件而且表现优良的林分,都可作为母树林。适宜的年龄因树种而异。例如: 泡桐、杨树、柳树、桉树和木麻黄等速生树种10~15年;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榆树、臭椿10~20年; 落叶松、油松、华山松20~30年; 红松、云杉、冷杉和栎类等树种30~40年。⑧母树林最好是实生林, 其次是插条林。不宜选用萌芽林。经过勘查选定的林分要在现场作出标记, 并编制施工计划, 内容包括测量、区划、修建林道和防火道, 设置隔离带等。
母树的选择和疏伐 现有林分的郁闭度往往偏大,改造成母树林的主要手段是疏伐。目的是只让选留的优良母树相互传粉并且享有大量结实所需的营养空间,这样既能提高种子的产量和播种品质, 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种子遗传品质。疏伐的原则是“留优去劣,照顾均匀”。作为母树选定的保留木应是该林分中能够选出的最优良的树木。取舍标准决定于用种目的。如果是营造用材林, 母树应选择: ①生长迅速、体形高大;②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 ③树冠匀称、紧密而叶量多; ④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枯梢、无双杈的树木。对中选母树应作出标记。生长低劣以及能同目的树种天然杂交或对目的树种传播病原的其他树木均应伐除。疏伐强度随林分的具体情况而异。速生树种、经营水平高、林分密度大、立地条件好的, 强度可大些; 反之宜小。一般是使母树林伐后的郁闭度保持在0.5~0.6。为防止疏伐过度或发生风倒, 疏伐有时可分两次或多次进行, 次数和间隔年限视母树树冠发育情况而定。母树林周围设立隔离带的目的是防止不良花粉对母树的污染, 因此隔离带又称花粉稀释带, 但有时也有隔离病虫害的作用。带宽取决于地形和花粉的有效传播距离, 对于针叶树的母树林一般隔离带宽100~150米即可。在隔离带内进行以清除劣质花粉源和病虫渊薮为目的的疏伐。
母树林的抚育管理 主要内容有: ①除草松土:母树林经强度疏伐后, 林地裸露, 易生杂草, 要及时除草松土。也可因地制宜间种紫穗槐、苜蓿、草木犀、日本草等绿肥植物。②施肥和灌溉: 施肥有利于促进母树开花结实, 缩短或消除结实周期。对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母树林,如何确定施肥的时间、数量、种类及其比例, 还需要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对母树不仅要充分供应开花结实所需的养分, 还应促进生长, 加强树势,培养宽厚健壮的树冠, 扩大结实部位,因此以多施混合肥料为好。而且由于一次施肥的效应不会超过一两次种子收成, 必须经常施用。促进结实的关键之一是促进开花, 因此最好有一定数量的肥料在每年花芽分化之前施用。可在林地上全面施肥, 如母树分散, 也可在每株树下树冠直径一倍半的范围内分株施肥。水分供应不足而有条件的地方, 应结合施肥进行土壤灌溉。③防治病虫害:许多树种如落叶松、侧柏、麻栎、刺槐、梓树的果实或种子常常遭受虫害,有些树种的果实或种子常有病害,这都会降低种子质量,并使种子严重减产。危害树木营养器官的病虫害也会降低种子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主要途径有化学措施(如施用药剂)、生物措施(如培养天敌)、林学措施(如设置隔离带、清除病株等)。此外,还要防治鸟类和哺乳动物对果实种子的危害。
英文
seed production st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