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骆驼刺

2023-04-19

简介

学名: Al-hagi pseudalhagi Desv.。因可作骆驼的饲料而名骆驼刺。蝶形花科, 骆驼刺属(该属3种,产地中海地区及亚洲。中国仅骆驼刺1种)。半灌木, 高40~50厘米。茎绿色,无毛, 多分枝。刺(不育枝)长1~3.5厘米, 不分枝,几呈直角开展, 顶端具硬尖。单叶, 互生,叶卵形,近圆形或倒卵形, 长10~15毫米, 宽约8毫米,边全缘,顶端具刺尖,两面贴生柔毛。总状花序, 总花梗刺状, 花3~5朵; 花萼钟状, 萼齿三角形, 尖锐; 花冠淡红色,旗瓣长8~9毫米, 宽5~6毫米, 圆或倒卵圆形, 翼瓣长7~8毫米, 宽约2毫米, 卵状长圆形,龙骨瓣长9~10毫米, 宽约3毫米: 子房无毛。荚果念珠状, 直或弯, 不开裂。种子肾圆形、棕褐色、光滑。产于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蒙古和苏联中亚也有分布。生沙漠地区平原及河流、湖泊沿岸或沼泽、低湿地。根系发达, 根蘖性强, 可用于固沟、护堤和固沙。是荒漠地区骆驼的优质饲料植物, 通过加工粉碎、青贮也可作牛、马、羊等家畜饲料。

英文

manaplant alh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