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蚱蝉

2023-04-18

简介

学名: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又称黑蚱、知了。同翅目, 蝉科。成虫体长44~48毫米, 黑色,具有光泽,被金色微毛。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X”形隆起(见图)。
分布中国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日本,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为害榆、杨、柳、楝、栎、白蜡树及柑橘、苹果、桃、梨等多种林木和果树。约12~13年一代, 以卵在枝梢内及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于6~8月出现, 一般平均气温达22℃以上时开始鸣叫。雌虫于7~8月产卵于寄主枝、梢木质部内, 产卵时以产卵器刺入枝、梢组织内形成爪状卵室。卵室大多一个接一个排列成直线,少数弯曲排列或螺旋状排列。每个卵室内有卵5、6粒。每一根产卵枝、
梢平均有卵100粒左右。每雌产卵500~600粒。成虫寿命约2 个月。初孵若虫从树上掉落于土表, 旋即潜入土中取食树木根部汁液, 在土中生活约12年, 老熟后爬出土面, 伏于树木枝、干上脱皮变为成虫。防治方法: 在卵孵化前, 结合林木抚育或果树整枝, 剪去有卵枝条烧毁; 成虫出现期, 用灯火诱杀。

蚱蝉成虫

英文

oriental ci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