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名:Picea Dietr.。松科。本属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16种、9变种,另外引种栽培2种。
特征和用途 常绿乔木。大枝轮生,小枝有木钉状叶枕。叶四棱状条形或条形, 无柄,生于叶枕上,螺旋状排列, 辐射伸展, 横切面方形、菱形或扁平, 四面有气孔线或仅上面有气孔线。雌雄同株; 雄球花单生叶腋, 黄色或深红色; 雄蕊多数, 花粉有气囊; 雌球花单生枝顶, 紫红色或绿色; 珠鳞多数, 每珠鳞腹面着生2枚胚株。球果当年成熟, 下垂, 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稀椭圆状长卵形; 种鳞木质较薄或近革质,宿存; 苞鳞小, 不露出。种子上端具翅。
木材黄白色, 较轻软, 纹理直, 结构细, 比重0.55~0.66, 有弹性, 可作建筑、舟车、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 还可作乐器、滑翔机等用材。树干可割取松脂。根、木材、枝桠及叶均可提取芳香油, 树皮可浸提栲胶, 还可作脲醛树脂胶活性增量剂。
主要种类 ①鳞皮云杉(P. retroflexa Mast.):
高达45米。树皮灰色, 裂成不规则小薄片脱落。一年生小枝金黄色或淡褐黄色。冬芽圆锥形。叶四棱状条形, 长1.3~1.8厘米。球果柱形或圆柱状椭圆形, 长8~13厘米,种鳞倒卵形至菱状倒卵形, 上部圆或三角状, 熟前绿色, 但种鳞上部边缘紫红色, 熟时褐色或淡褐色。种子卵形, 长1.5~2厘米。产中国四川北部、青海东南部班玛。②云杉(P. asperata Mast. ): 高达45米。1年生小枝淡褐黄至淡红褐色。冬芽圆锥形。叶四棱状条形,长1~2厘米, 先端尖。球果圆柱形,长5~16厘米,熟前绿色, 熟时淡褐色或栗褐色; 中部种鳞倒卵形,背部纵纹明显。种子倒卵形, 连翅长1.5厘米。产中国陕西南部, 甘肃洮河流域、白龙江流域,四川北部岷江上游海拔2 400~3 600米山地, 常与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组成纯林。③红皮云杉(P. koraiensis Nakai): 又名虎尾松、红皮臭。1年生小枝黄色至淡红褐色, 无毛或有短毛。冬芽圆锥形。叶四棱状条形,长1. 2~2. 2厘米。球果长卵状圆柱形,长5~8厘米, 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 中部种鳞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种子连翅长1. 5厘米。(见图)
红皮云杉
产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海拔300~700米, 长白山海拔400~1 600米, 内蒙古赤峰、多伦、锡林郭勒盟海拔400~1 800米山地,生于针阔叶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④白杄(P. meyeri Rehd. et Wils. ): 1年生小枝黄褐色。冬芽圆锥形。叶四棱状条形,微弯,长1.3~3厘米。球果长圆状圆柱形, 长6~9厘米, 熟前绿色, 熟时褐黄色; 中部种鳞倒卵形。种子连翅长1.3厘米。产中国河北、山西、内蒙古南部海拔1 600~2 700米山地,组成针阔混交林。⑤青海云杉(P.crassifo-lia Kom. ): 高达23米, 胸径60厘米。1、2年生小枝常被白粉。叶较粗, 径2~3毫米。球果熟前种鳞背部绿色, 上部边缘红色。产中国青海都兰以东、西倾山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及南部, 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内蒙古大青山海拔1 600~3 800米山地, 组成纯林。⑥青杄(P. wilsonii Mast. ): 高达50米。1年生小枝淡黄绿或淡黄灰色, 无毛。冬芽圆卵形。叶四棱状条形, 长0.8~1.3厘米。球果卵状圆柱形或圆柱状长卵形, 熟前绿色, 熟时黄褐色或淡褐色, 长5~8厘米; 中部种鳞倒卵形。种子连翅长1.2~1.5厘米。产中国内蒙古南部多伦、河北北部海拔1 400~2 100米,山西海拔1 700~2 300米, 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海拔1 600~2 200米, 青海东部海拔2 700米,以及甘肃中部以南洮河、白龙江流域海拔2 200~2 600米, 四川北部岷江流域上游海拔2 400~2 800米山地, 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阔叶树混生成林。⑦大果青杄(P. neo-veitchii Mast.): 1年生小枝较粗, 淡黄色。叶长1.5~2.5厘米,较粗。球果长8~14厘米; 中部种鳞宽倒卵状五边形。产中国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 300~2 000米山地,散生林中。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⑧新疆云杉(P. obovataLedeb. ): 1年生小枝黄色或淡褐黄色,密被短腺毛。冬芽圆锥形。叶四棱状条形, 长1.3~2.3厘米。球果卵状圆柱形, 长5~11厘米, 熟前黄绿色或带紫色,熟时褐色;中部种鳞楔状倒卵形。种子倒三角形卵圆形,连翅长1.5厘米。产中国新疆阿尔泰山海拔1200~1800米山地, 常在河谷组成带状纯林。蒙古、苏联也有分布。为中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⑨雪岭云杉(P.schrenkiana Fisch. et Mey. ): 树冠窄尖塔形或圆柱形。小枝下垂, 1年生小枝淡黄灰色或黄色。冬芽圆锥状卵圆形。叶四棱状条形, 长2~3.5厘米。球果椭圆柱形或圆柱形, 长8~10厘米, 熟前绿色;中部种鳞倒三角状倒卵形,上部宽圆。种子斜卵圆形,长3~4毫米。产中国新疆天山海拔1200~3000米山地。散生于天山云杉林中。⑩台湾云杉(P. morrisonicolaHayata): 高达50米。1年生小枝褐色或淡黄褐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叶四棱状条形, 长0.8~1.4厘米。球果长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 长5~7厘米, 熟时褐色,稀微带紫色;中部种鳞倒卵形。种子倒卵圆形,连翅
长1厘米。产中国台湾中央山脉海拔2 500~3 000米山地。(11)长叶云杉〔P.smithiana (Wall.)Boiss.〕:树冠窄。小枝下垂,幼枝无毛,淡褐色或淡灰色。叶四棱状条形,细长,长3~5厘米。球果长卵状圆柱形,长12~18厘米,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有光泽; 中部种鳞宽倒卵形,质地厚。种子连翅长1.5~2厘米。产中国西藏南部吉隆等地海拔2 400~3 200米山地。尼泊尔、阿富汗也有分布。(12)林芝云杉 〔P. linzhiensis(Cheng et L.K.Fu) Cheng et L.K. Fu〕:高达40米,胸径1米。小枝密被柔毛及腺毛。叶较扁,下面无气孔线或每边有1~2条不完整的气孔线。球果的种鳞上部有时圆形。产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海拔2 900~3 700米山地。(13)川西云杉(P. balfouriana Rehd. et Wils. ):小枝较粗, 密被毛。叶下面各有3~4条完整或不完整的气孔线。球果长4~9厘米。产中国四川西部至西藏南部,北至青海南部,西至昌都地区,东至康定附近,南达察隅,在海拔3 000~4 100米高寒干燥山地组成大面积纯林,或与鳞皮云杉、鳞皮冷杉、红杉组成混交林。(14)丽江云杉〔P.likiangensis (Franch.)Pritz.〕: 高达50米。1年生小枝淡黄色或淡褐黄色;疏生短柔毛。叶扁四棱状条形,长0.6~1.5厘米,下两面各有1~2条气孔线。球果卵状长圆形或圆柱形,长7~12厘米,熟前红褐色或黑紫色,熟时淡红褐色至黑紫色; 中部种鳞斜方状卵形或菱状卵形。种子卵圆形,连翅长1.4厘米。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海拔2 500~3 800米山地。(15)紫果云杉(P.purpurea Mast.):高达50米。1年生小枝黄色或褐黄色,密被柔毛。冬芽圆锥形。叶扁菱状条形,长0.7~1.2厘米,近扁平,下面无气孔线,稀每边有1~2条不完整的气孔线。球果圆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2.5~4(6)厘米,熟前、熟时均为紫黑色或淡红紫色; 中部种鳞斜方状卵形。产中国甘肃白龙江及洮江流域、青海东部、四川北部阿坝,在海拔2 600~3 800米山地组成纯林或与岷江冷杉、云杉、红杉等混生成林。(16)鱼鳞云杉〔P.jezoensisCarr. var. microsperma(Lindl.) Cheng et L.K.Fu〕:又称鱼鳞松。高达50米。树皮裂成鳞状块片。1年生枝褐色或淡黄色。冬芽圆锥形。叶扁菱状四边形条形,长1~2厘米,上面有5~8条白色气孔线。球果圆柱形,长4~6(9)厘米,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或淡黄褐色;种鳞薄,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齿。种子连翅长9毫米。产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海拔300~800米山地,组成针阔混交林或小片纯林。苏联也有分布。生长较快。(17)长白鱼鳞云杉〔P jezoensis Carr.var.komarovii (V. Vassil.) Cheng et L. K. Fu〕:与鱼鳞云杉相似,区别点在于1年生小枝黄色或淡黄色。球果较短,长3~4厘米,种鳞菱状卵形。产中国吉林长白山等地海拔600~1 800米山区。(18)麦吊云杉〔P.brachytyla(Franch.) Pritz.〕:又称麦吊杉。树皮淡褐色,裂成鳞片厚块固着树上。侧枝下垂,1年生小枝淡黄色或淡褐色。叶扁条形,长1~2.2厘米,上面有两条白粉带。球果长圆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长6~12厘米,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或微带紫色; 中部种鳞倒卵形或斜方状倒卵形。种子连翅长1.2厘米。产中国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北部及岷江流域上游、甘肃白龙江流域,生于海拔1 500~2 900米山地。为中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19)西藏云杉〔P.spinulosa (Griff.) .Henry〕: 1年生小枝淡褐黄色,无毛。叶扁棱状条形,长1.5~3.5厘米。球果圆柱形,长9~11厘米,质地厚,熟前绿色,种鳞边缘紫色,熟时褐色或深褐色;中部种鳞近圆形。种子连翅长1.5厘米。产中国西藏南部亚东、吉隆等地海拔2 900~3 600米山地。
朱政德
生物学特性 云杉属树种具有较强的耐荫性。一般天然生3~5年幼苗颇耐庇荫,其后随着树龄增长需光照量亦渐增,在林冠下能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云杉属具有林缘渐进式更新特点。在侧方庇荫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在小片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较多,密集成群。但在稠密的林冠下更新不良,幼树稀少。一般分布于年平均温度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的高海拔地带和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耐-30℃以上低温。幼苗对水分敏感,不耐干旱。根系浅,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根系多分布于表层,故能在浅薄土壤上生长,但以深厚、湿润的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棕褐色土上生长最好。云杉属幼树阶段生长缓慢,20~25年后进入速生期,年树高生长量可达70厘米,胸径生长量可达0.5厘米。立地条件好的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0~220年,立地条件差的为80~110年。此后高、径、材积生长下降。
造林技术 云杉、青海云杉、青杄、丽江云杉、鱼鳞云杉、麦吊云杉等是中国西南、西北、东北等高山地区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它们不仅是防护效能较高的水源涵养树种,而且在环境保护和林业生产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这些树种适生条件虽然稍有差异,但生长特性与造林技术基本相同,可以云杉为例。①采种,云杉开始结实年龄为30~40年,60~120年为结果盛期,每隔4~5年出现一次种子年。球果9~10月成熟,采种后一般用曝晒法脱粒, 阴雨天用人工干燥法处理,温度保持在25~30℃,注意翻动,以免烤伤种子。出种率3~5%,种子净度50~75%,千粒重4~7克。种子用麻袋、密封容器或塑料袋低温贮藏。②育苗:苗圃以地形开阔,海拔较低,含石砾少,土层深度30厘米以上的壤土,且有排灌条件的阳坡或半阳坡为宜。圃地应休闲和轮作,轮作豆类后,云杉苗木无论在Ⅰ级苗比率、苗高、基径、根深、根幅、干物质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增加。苗圃整地一般应进行三次:第一次在上年土壤结冻前, 第二次在翌春解冻后, 第三次在播种前结合施基肥与化学除草剂及土壤消毒等进行。整地深度25~30厘米。播种苗床一般在缓坡地可顺坡筑床, 有利排水。云杉种子细小, 床面应平整细实。气温稳定在平均温度8℃以上时, 即可播种。四川高山地海拔2 600~3 000米处, 4月下旬可播种。海拔2 600米以下,则在4月上旬播种。气候干燥, 又缺乏灌溉的地区, 播种期可延至雨季前夕。云杉播种前种子处理的程序是: 风选(去翘)→水选(去石块杂质) →40~50℃温水浸泡(4小时后去浮种)→冷水浸泡(20小时)→摊开晾干→消毒播种。每公顷播种225~300公斤, 覆土厚度以0.6~0.8厘米为宜。如覆土厚度超过1厘米或浅到0.2厘米,则会使发芽率降低20~30%。种子发芽出土后的20~40天, 应注意预防鸟、兽害, 日灼及病虫害, 及时除草。雨水过多时, 注意控制苗床水分。连续晴天须注意灌溉, 还需要搭盖荫棚, 其透光度为25~50%。在常年湿度大、云雾多的地方, 亦可实行全光育苗。云杉1年生原床苗, 每公顷不宜超过900万株。2年生原床苗应进行换床, 每公顷以225~300万株为宜。3年生苗木可以揭去荫棚, 但在气候干冷、霜冻严重、霜期又长的地区仍须保留, 直至出圃前一年春开始揭棚锻炼, 以增强苗木出圃造林的适应能力。云杉苗木培育年限, 因地区而异。在西南高山地区, 以3~4年生为好; 四川山塬地带以及西北、东北等地需5~6年。③造林: 应根据起源、性质、人为干扰形式以及演变历史,将迹地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疏密度小于0.3)、林中空地、杂灌林地、撩荒地等。因采伐方式、采伐年代不同, 又可分为若干迹地类型, 如中国西南高山林区主要有杜鹃、苔草、禾草、箭竹、悬钩子等采伐迹地类型。在中国西南高山和西北等林区的杂灌迹地类型, 凡杂灌木繁茂的地段, 应清理植被, 实行宽带状(2~5米)或全面清理, 或火烧清理。在高海拔、阳坡、杂灌木稀少、干旱、温差大、霜冻严重的禾草、苔草等迹地, 可实行窄带状清理(1~1.5米)。整地方式和规格亦因地而异。西南高山地区的箭竹、杂灌等采伐迹地宜采用50×50×30厘米或40×40×30厘米的穴状整地。西北地区在植被稀少、土壤湿润肥厚的迹地, 可采用不整地的窄缝栽植。在草根盘结度特强, 或排水不良的地区, 可进行高墩、高垄式整地。云杉更新方式应以人工更新为主, 天然更新为辅。人工更新的迹地, 采用2~5株丛植, 以提高保存率。造林密度,在中国四川高山峡谷区每公顷为3 000~3 500丛, 青海为6 000~9 000丛, 新疆为4 500~6 000丛, 东北为3 300~6 600丛。④抚育管理:云杉造林后缓苗期长,生长缓慢, 幼树高度未超过杂草灌丛层之前, 必须坚持年年抚育, 抚育时间应在6~7月进行, 抚育时注意松土扶苗。
主要病虫害有幼苗立枯病、幼树枯梢病、落叶病、云杉球果锈病、立木腐朽、落叶松球蚜、云杉八齿小蠹、青缘尺蠖、云杉大墨天牛、云杉球果小卷蛾等。
杨玉坡
英文
spr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