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约马蜂

2023-04-18

简介

学名:Polistes jokahamae Radoszko-
wski。又称长脚胡蜂。膜翅目,马蜂科。成虫体长21~25毫米,橙黄色有刻点,覆有黄色短茸毛,中胸背板黑色,中部有两条纵黄斑。足细长,翅棕色,腹部纺锤形,雄蜂触角末端扁平。(见图)分布中国广东、
广西、四川、云南、湖南、贵州、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陕西; 日本。一年2~3代,世代重叠,以授精雌蜂抱团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建巢
产卵。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第一代卵期16天,幼虫期25天,蛹期19天。第二代卵于6月下旬出现,卵期7~9天,幼虫期9~12天,蛹期11~13天,7月中旬为
羽化盛期。7月份世代重叠, 1、2代雌、雄蜂可相互交配。第三代卵产于7月上旬, 8月上旬化蛹, 8月中下旬羽化。第三代卵期4~6天,幼虫期6~7天, 蛹期9~10天。成虫于羽化后1~2天交配, 可多次交配, 雄蜂交配后陆续死去。第三代成虫交配后,当年不再繁殖,越冬母蜂于次年7、8月才死亡, 寿命长达一年。新分巢的雌蜂, 一般1蜂1窝, 边筑巢边产卵, 每蜂室内产卵1粒, 每天产卵3~7粒; 结巢前需大量的补充营养; 多在灌木丛中及屋檐下营巢, 以捕食鳞翅目软体幼虫为食, 只有在早春或晚秋食料缺乏时才寻食含糖分物质。约马蜂多捕食3龄左右的松毛虫幼虫, 基本上不食小虫及个体较大的老龄幼虫,每蜂每天捕食5~14头。成虫活动取食与气温关系密切, 日平均温10~15℃时, 多在中午活动取食; 日平均温20℃以上, 全日活动; 日平均温10℃以下或大风、雨天停止活动。11月上旬开始停食群集越冬,喜择阴暗干燥的树洞、墙缝、屋檐下越冬, 越冬成活率70~80%左右。约马蜂护窝和自卫能力很强,人工助迁移窝, 宜在夜间进行。移窝时, 用灯光照明, 看准结窝点, 将其附着物剪断用铅丝扎好。

约马蜂成虫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