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栗瘿蜂

2023-04-18

简介

学名: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又称栗瘤蜂。膜翅目, 瘿蜂科。成虫体长2~3毫米, 黄褐或黑褐色;触角丝状, 14节; 翅透明, 翅脉褐色; 前胸背板有4条纵隆线(见图)。卵椭圆形, 有丝状长柄, 卵柄末端连接有气室。幼虫体长2.5~3毫米,体光滑无毛, 两端较钝圆。蛹体长2.5~3毫米,复眼、单眼均赤色。分布中国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日本, 朝鲜, 美国。为害板栗、茅栗、珍珠栗。一年1代, 以初孵幼虫在芽组织内小虫室中越冬。北京地区, 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取食, 5月开始化蛹, 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在瘿内羽化后,需停留5~15天才开始咬孔外出, 飞翔力不强, 寿命一般3~5天。成虫行孤雌生殖, 产卵于当年生枝条上部的新芽内。卵期, 6月中旬至9月下旬。幼虫孵出后在叶、花芽组织内进行短期取食, 形成小虫室并在其中越冬。栗瘿蜂大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防治方法; 新结果的幼林, 可在5月底以前摘除虫瘿; 受害严重的植株,结合冬剪,采用强度修枝, 将一年生枝条基部着生休眠芽以外的部分都剪去,或截去大枝,待萌发新枝, 两年后可恢复结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盛期, 喷洒50%杀螟松乳油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

栗瘿蜂成虫

英文

chestnut gall w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