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全部伐除的主伐方式。在皆伐迹地上的更新方式多采用人工更新, 形成的新林一般为同龄林。人工更新要求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进行; 否则皆伐迹地3~5年后将被杂草、灌丛所长满,同时土壤条件也会变坏,将给人工更新带来很大困难。人工更新采用的方法有植苗、播种和插条等(见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
皆伐的种类 皆伐按伐区大小和形状, 可分为大面积皆伐、带状皆伐和块状皆伐。
大面积皆伐 伐区宽度500米甚至更宽,伐区顺序排列, 采伐间隔期很短, 以短期内取得大量木材决定其技术指标, 对更新考虑得很少。
带状皆伐 按伐区排列方式又分带状间隔皆伐和带状连续皆伐两种(见图)。①带状间隔皆伐: 又称交互带状皆伐。将整个采伐的林地区划为若干个长方形的采伐带, 第一次是每隔一带采一带, 这时采伐带迹地两侧留有保留带可供天然下种, 当形成幼林后, 再伐去全部保留带。第一次伐带因可依靠两侧林墙下种和庇护,更新条件优越。第二次伐带的迹地已无林墙,更新较困难。这时为达到迹地更新的目的, 可采用如下办法: 人工更新; 保留少量母树,天然下种更新;种子丰年采伐, 使种子在林木伐倒后, 散播于采伐迹地等。②带状连续皆伐:将采伐林地划分为若干采伐带,从一端开始逐带采伐的方式。每采一个带后, 要到这一采伐带形成幼林后, 才能再采伐相邻的带。依此类推, 直至全林采伐更新完毕。如果采伐面积很大, 为了集中采伐更新, 可分为若干采伐列区,分散采伐,每个采伐列区包括三个以上的采伐带。采伐时, 同时在各采伐列区中进行连续采伐。这种方式的采伐迹地天然更新, 主要依靠未采伐的下一个采伐带的林墙进行侧方下种和庇护。
带状皆伐示意图 (a) 带状间隔皆伐: 1. 第一次采伐带 2. 第二次采伐带;(b) 带状连续皆伐: 1. 第一次采伐带 2. 第二次采伐带 3. 第三次采伐带
为给带状皆伐迹地创造良好的天然更新条件, 伐区宽度要考虑种子飞散距离, 飞播远的小粒种子可以宽些,一般为树高的2~3倍(50~100米)。同时还应了解种子散播期的主风方向, 采伐带与主风向垂直, 使种子比较均匀地散布于采伐带内。为防止浅根系树种的风倒和便于落种, 采伐方向要与主风方向相反。
块状皆伐 又称小块状皆伐。在地形不规整或不同年龄林分呈块状混交的条件下, 很难采用上述带状皆伐时, 多应用小块状皆伐的方式。伐区的形状和面积可根据地形和林分状况而定。伐后迹地采用天然更新时, 伐区形状最好也呈长方形, 以便更好发挥林墙下种的作用。伐区排列不一定按照上述两种方式, 但排列伐区应考虑到: ①同一年度采伐的伐区, 相互间应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②采伐相邻伐区应当有一定的间隔期 (指相邻两个伐区前后采伐所间隔的年限)。
皆伐的优缺点 皆伐的优点: ①皆伐作业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更加集中,而且便于机械化的采伐, 充分发挥机械效能, 节省人力和经费;②没有保留木(除留母树外),所以不会有风倒或其他自然因子危害, 只是邻近林墙暴露在外的林木, 增加了这种危险性; ③简便易行, 伐区的区划和调查不存在如渐伐和择伐中仔细选择砍伐木和确定采伐强度的问题; ④皆伐可使幼林得到充分光照,只要抚育及时, 对新林的成长有利, 尤其阳性树种生长更为迅速; ⑤皆伐便于人工更新, 同时最适用于需要更换树种的林分。皆伐的缺点是: ①皆伐后引起采伐迹地小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的变化,通常对中庸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的更新很不利。例如光照和昼夜温差的加大,更新幼苗易遭日灼、霜冻的危害;土壤变干或沼泽化以及繁茂的杂草、灌丛均影响更新幼苗、幼树的成长。②皆伐不利于保持水土, 降低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③皆伐迹地成林后多为同龄纯林, 从风景美化观点看, 不如其他主伐方式好。④皆伐后如不采取各种保证更新的措施, 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很难获得成功, 补救的办法只有再进行人工更新。
皆伐的应用 皆伐应用较广。一般用于成过熟的同龄林;中小径级少的异龄林; 需要更换树种的林分;遭受严重病虫害的林分。皆伐方式具有采伐集中、出材量高, 以及生产上便于执行等优点, 所以容易发生不分条件地滥用这一方式,或者无限扩大皆伐面积,只采伐不更新的作法, 造成林地荒芜, 水土流失, 破坏生态平衡。皆伐的应用是有条件的, 下述情况下不宜进行皆伐: ①种粒大的树种如红松、华山松等不能采用皆伐天然更新。皆伐人工更新, 可不受树种限制。②异龄复层林内不宜进行皆伐, 因为皆伐将会把正在成长的幼壮林木同成熟林木一起伐去,造成损失。③皆伐不适用于在沼泽水湿地或水位较高排水不良土壤上的森林。这里原有林木的生存和生长, 可以蒸腾大量的水分, 一旦皆伐之后, 由于蒸腾量大大减少, 林地会变得更湿或者杂草大量侵入, 无法天然更新, 同样人工更新也极困难。④在山地, 凡陡坡和容易引起冲刷或土壤有崩滑危险的地区的森林, 严禁皆伐。溪流两岸的森林, 皆伐后因失去林木的覆盖, 易引起河岸冲刷, 所以须改用择伐, 使每边至少保留15~30米的护岸林。⑤为了保护山区的动物资源, 一些异鸟珍兽栖居地的森林, 应避免皆伐。⑥原计划进行皆伐的地区, 遇到游览和风景价值极大的地段, 要尽量改用其他采伐方式, 如渐伐或择伐等。
英文
clearcu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