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华山松

2023-04-18

简介

学名: Pinus ar-mandii Franch.。松科, 松属。

形态和用途 常绿乔木, 高达35米, 胸径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平滑, 老时块裂。冬芽褐色。小枝灰绿色, 无毛, 微被白粉。叶5针一束,长8~15厘米, 较粗,腹面有气孔线;树脂道3个, 中生或背面的2个边生;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长卵圆形, 长10~20厘米,径5~8厘米; 种鳞斜方形, 成熟时开裂,先端钝,常不反曲,鳞脐不明显。种子倒卵圆形, 长1~1.5厘米, 无翅, 稀具极短翅。花期4~5月, 果熟期翌年9~10月。

木材轻软, 易加工, 旋切和其他工艺性质良好,可用于制作家具及多种旋制品, 也可作枕木、桥梁、电杆、包装箱和胶合板用材, 又是优良的造纸和纤维加工原料。树皮含鞣质12~23%, 可提栲胶。枝干可割取松脂,提炼松香。松针可提芳香油。种子可食用、榨油。华山松生长较快, 根系发达, 树干挺拔, 冠形优美,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绿化庭园的优良树种。

(朱政德)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水平分布约在北纬23°30′~36°30′、东经88°50′~113°之间, 呈岛状不连续分布。北起山西中条山 (最北到太岳山的沁源海拔1 200~1 800米)、河南嵩山、秦岭南部及西部(东起华山, 西至辛家山1 500~2 000米)一线, 向南分两路: 西路经甘肃南部的小陇山、洮河、白龙江流域进入四川西北的南坪、松潘, 沿着川西的大渡河及雅砻江流域直抵云南; 东路经米仓山、大巴山至巫山,西折向西南经大娄山至云南汇合。然后再向西至云南西部的腾冲、龙陵以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1 000~3 300米地带。垂直分布有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增的趋势: 山西中条山1 200~1 800米; 陕西秦岭、大巴山、豫西嵩山、伏牛山1 500~2 300米; 鄂西、湘西及川东1 000~2 000米;滇西及其以北地区1 700~3 200米。华山松下限常与二针松混生, 上界接亚高山常绿针叶林。

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 高温及干燥是限制其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 年降水量600~1 500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幼苗耐一定庇荫, 能在林冠下更新。3年生后, 随着幼树年龄增大对光照的要求也增强。较耐寒, 在分布区南部, -7~-10℃的低温对华山松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在分布区西北部,甚至可耐-31℃的绝对低温。华山松能生长于多种土壤, 分布区内常见的土壤有山地褐土、森林棕壤、山地红黄壤、红色石灰土及草甸土等。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 在阳坡、悬岩和钙质土上也能生长, 但以深厚、湿润、疏松、微酸性的森林棕壤及草甸土上生长最好。在干燥、瘠薄的石质土和排水不良的潜育土上生长不良, 更不耐盐碱。根系较浅, 可塑性大, 侧根发达, 无明显主根, 有菌根共生现象。阴坡土层深厚的地方, 须根发达, 侧根较细而短, 菌根也多; 阳坡粗骨土上发育呈水平伸展较粗大的侧根,菌根少。华山松3~5年生前高生长缓慢, 5~10年生左右树高生长逐年加快, 10~20年生高生长达高峰, 20~30年生左右树高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胸径生长最快时期在30~50年生间, 50年生以后胸径生长开始下降, 材积生长仍在增长。

造林技术 ①采种: 一般25年生开始结实, 30~60年生为结实盛期, 100年后逐渐衰退, 约3年出现一次种子丰年。球果采集后先堆放5~7天,再摊晒3~5天, 待果鳞大部张开后用木棒敲打脱粒。取出的种子不能曝晒, 应及时水选, 剔除空粒杂物, 阴干贮藏于通风地方,经常翻动。种子因含油量高, 不耐久藏。球果出籽率7~10%, 种子千粒重260~320克。当年种子发芽率可达90%, 发芽势60~70%; 隔年种子发芽率下降到40%以下。②育苗: 育苗地选疏松、肥沃、微酸、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切忌盐渍土。近期撩荒地以及种过玉米、棉花、豆类、马铃薯等农作物和蔬菜的地方, 不宜选作育苗地。在苗圃中最好选前作为松树、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和阔叶树种的育苗地。于前一年秋或播种前1~2月烧垦, 深翻25~35厘米, 并作成高20~25厘米、宽100~120厘米的苗床。结合整地作床每公顷施基肥60~75吨。宜早播, 秦岭林区、陇东关山一带宜在4月上、中旬; 甘肃高寒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云贵高原3月间; 滇中地区为避开春旱在5月末或6月雨季前播种。播种前种子用50~60℃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或70~80℃水浸种10~15分钟后兑一半冷水,再浸5~7天后播种;也可用50~60℃水浸种24小时, 用0.5%高锰酸钾消毒后堆放于晒场,堆高1~1.5米, 每天用50~60℃水浇透并翻动,俟5~1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用条播, 条距20厘米, 播幅5~7厘米, 覆土2~3厘米。每公顷播种量750~1 500公斤。幼苗出土前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适时淋水。出苗后撤除覆被物。种壳脱落前要预防鸟、鼠危害。除个别干旱地区外, 一般用全光育苗。幼苗出土到木质化前注意防治松苗猝倒病, 每隔10天喷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要及时除草松土。为促进苗木生长, 苗木生长前可追施氮肥。③造林: 华山松大面积造林应主要在其自然分布区内。选择造林地时要注意小气候及土壤水分条件等因素, 一般在海拔高度适当的阴坡和半阴坡比较适宜。华山松种源可分成南北两大地理类型: 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的华山松均属南方地理型; 长江以北广大分布区和湖北恩施及四川东南部属北方地理型。这两大地理型华山松在一系列特性上有明显差别, 南方种源生长快,不耐寒北方种源生长慢, 不耐高温, 抗寒性强。因此,两个地理区的种子不能互调。造林密度采用1.5×1.5米(每公顷4 444株)的株行距。在次生林区造林,考虑到阔叶树种可能天然更新及保留利用的特点, 造林密度可降低到每公顷2 500~3 333株。华山松造林可用直播及植苗两种方法。直播造林应选择阴坡、半阴坡, 土壤较湿润, 植被较茂密的林地。播前进行块状整地, 宽30~40厘米, 深15~20厘米。用穴播, 每穴6~10粒种子; 或用簇播,每块地3~5穴, 共播10~20粒种子。播种季节因地而异, 北方林区及有冻拔危害的高寒地区宜春播(3~4月); 干湿季分明的滇中、川西南地区在雨季前期(5月份)播种, 或在雨季6~7月份播种。鸟、兽害是直播造林的最大威胁, 应采取适时播种、催芽、拌药、人工看守或利用天然植被隐蔽播穴、进行偷播等方法, 提高造林出苗率。植苗造林, 北方多用2年生苗春季造林。云贵高原用春育的百日苗,于6~7月间雨季造林, 并实行丛植, 每穴2~3株,成活率较高; 也可在第二年雨季用头年春季或雨季育的1至1年半生苗造林。④抚育管理: 造林后第二年开始直到幼年郁闭前,每年坚持松土除草1~2次。播种及丛植造林的幼林, 应在5龄左右间株, 每穴留一生长健壮植株。若穴内保存株数多, 也可分两次间除: 3~4年生时进行第一次, 每穴留2~3株; 6~7年生最后定一株。华山松幼林郁闭后, 在交通方便及缺柴地区, 当树干下部出现1~2轮枯枝时就进行修枝,修去树高1/3以下的轮枝, 以后根据树龄增加, 逐渐使修枝后保留的冠长相当于树高的1/2到1/3。间伐开始年龄因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及经营条件而异。初植密度大(株行距1×1米)的,第一次间伐应在12~13年生时进行,伐去生长落后的Ⅳ和Ⅴ级木,以及干形低劣木、“霸王木”和部分Ⅲ级木,间伐后的林分疏密度保持在0.5~0.6。由第一次间伐到下次间伐的相隔时间一般5~7年, 中龄林可延长到7~10年。伐后保持不小于0.6~0.7的林冠郁闭度。

主要病虫害有幼苗立枯病、华山松大小蠹、欧洲松叶蜂、松梢螟等。

(洪菊生)

英文

armand p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