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名: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Jack) Benth. 。因果实旋卷呈环形, 故名猴耳环。又称围涎树。含羞草科,猴耳环属 (该属约100种, 产热带亚洲和美洲。中国有4种)。常绿乔木,高达10米。小枝具棱, 无刺, 被黄褐色绒毛。二回羽状复叶, 互生; 羽片4~6对, 在每一对羽片下的叶轴上和叶柄近基部处各有一突起的腺体, 最下部的羽片有小叶3~6对, 最顶部的羽片有小叶10~12对; 小叶斜菱形, 对生,革质,长1.5~8.5厘米, 宽0.8~3厘米, 最顶部的小叶最大,先端急尖,两面稍被褐色柔毛。小头状花序组成顶生和腋生圆锥花序; 萼钟状, 5齿裂, 与花冠同密被褐色柔毛; 花冠白色或淡黄色, 中部以下合生, 裂片匙形; 雄蕊多数, 突出, 合生成一管; 子房具短柄, 有毛。荚果旋卷呈环状,外缘在种子间缢缩,种子4~10枚。种子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扁平, 黑色, 长约1厘米。花期4~8月。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缅甸至马来西亚也有分布。生于疏林和灌丛中。树皮含单宁, 可提制栲胶。果形特异, 可栽培供观赏。
亮叶猴耳环(P. lucidum Benth. ):又名亮叶围涎树。产地略同猴耳环。形态与猴耳环近似, 不同点在于: 羽片较少, 1~2对, 每对羽片下的叶轴上以及小叶片以下的羽片轴上, 均有圆形而凹陷的腺体; 下部羽片通常具2~3对小叶, 上部羽片具4~5对小叶;小叶互生。子房无毛。荚果宽2~3厘米。木材作薪炭材。枝叶可入药。()
英文
common apea-ear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