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名: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木犀科,白蜡属。
形态和用途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树干通直。小枝粗,顶芽黑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具窄翅,于关节处密生锈色毛或白色短柔毛或无毛;小叶7~13(15),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5厘米, 具细锐锯齿,下面沿中脉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侧生于2年生小枝上;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具雄蕊2枚。翅果长圆状披针形,扁, 扭曲, 长3~3.5厘米, 宽6~8毫米。花期5月,
果9~10月成熟。
木材略重, 强度大, 富弹性, 纹理通直,花纹美观,刨面光滑,结构粗,易翘曲, 难着钉,是胶合板的优良原料, 也是航空、运动杠木、滑雪板、机械制造、船舶、车辆、高级家具、枪托、把柄、地板及室内装修等用材。为中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曲式曾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向南延伸到吉林长白山、辽宁东部山地及河北燕山山地, 垂直分布在海拔300~1 500米之间。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喜光, 但幼年能耐庇荫。喜肥沃和湿润土壤, 能耐流水潮湿和轻度盐碱。不耐寒,嫩梢易受晚霜冻害,影响生长和干形,待树梢超出霜冻层后才能正常生长。顶端优势较明显, 稀疏林分中亦能长成通直干形。主根短, 侧根发达。生长较迅速, 在顶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连年高生长可超过1米。种子具翅, 传播能力强, 在天然次生林内的撩荒地、集材道等土壤裸露处,常可见到良好的实生苗更新。萌芽力也很强, 采伐后翌年伐根上常可发出数个至20几个萌条。
造林技术 ①采种: 水曲柳15年生开始大量开花结实, 20~100年生为结实盛期, 2~3年丰收一次。采果时可摘取翅果小枝,晾干后贮藏。种子千粒重64.5克。种子具蜡质, 休眠期长。春播必须催芽, 多采用越冬露天埋藏法。坑深60厘米, 混沙比1:3。可在采种后用0.3%高锰酸钾消毒, 清水洗净后即行埋藏。②育苗: 种子于播种前10天取出, 高温处理。条播或垄播。由于侧根十分发达, 播种不宜太密, 每公顷播种量225公斤左右,覆土2厘米, 10~15天可出齐。也可以秋播,但要注意灌足水,以防春旱。1年生出圃。因幼苗根系庞大, 应在落叶后结冻前起苗 (起苗时保留主根长度15~20厘米),越冬假植。③造林: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和沙壤土。山区造林应避开霜穴地段或与落叶松等抗霜冻的树种混交。幼林抚育时也应保留除穴面外的行间灌木, 以减轻霜冻。以植苗造林为主。因幼苗根系庞大, 整地深度不应小于30厘米。水曲柳是窄冠树种, 且实生苗幼年时生长较慢; 小材用途广, 可早间伐。因此, 造林密度可大些, 以每公顷6 660株为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 也可采用播种造林。每穴播种10粒左右。第二年出苗后每穴选苗1株。水曲柳可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混交方式以带混为宜,每带不超过10行。④抚育管理:因冠窄, 郁闭晚, 造林后1~3年内可实行林农间作。幼林抚育年限应延长至4~5年。水曲柳宜用皆伐, 伐后可利用其强大的萌芽力进行伐根萌芽更新。冬季采伐, 翌年萌芽多、成活率高, 年生长量也大。
主要虫害有疣纹蝙蝠蛾(东方蝙蝠蛾)、梣小吉丁虫(花苗柳吉丁虫)、水曲柳巢蛾、糖槭介壳虫(槐介壳虫)等。
周晓峰
英文
Manchurian 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