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重齿小蠹

2023-04-18

简介

学名:Ips duplicatus Sahalberg。又称复小蠹、双歧小蠹。鞘翅目, 小蠹科。成虫棕褐色, 具光泽, 体长3.3~4.2毫米。额略平, 具有粗的粒状突起和细长的黄色绒毛,雄虫额部中央有一突起,大而明显。前胸背板前部具有先端向后的鳞状小齿和黄色绒毛; 后半部中央隆起线不明显,具有圆的刻点。在凹窝的两侧,每边各具4齿和较长的绒毛。其中,第二齿到第三齿的距离,显著地小于其到第一齿的距离;第二齿和第三齿着生于共同的基部,而靠近第四齿。雄虫第三齿的顶端有些膨大, 略呈纽扣状。(见图)分布中国内蒙古、新疆及东北、西南; 苏联, 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瑞典, 挪威。为害红皮云杉、白皮云杉、雪岭云杉、丽江云杉、沙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兴安落叶松。一年1代, 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

于翌年5月底6月初出现,并立即侵入树干, 在树皮下咬一交配室, 就在其内交配。一般每室3雌1雄,最多5雌1雄, 最少1雌1雄。雌雄交配后呈纵向咬筑母虫道, 2~3天后开始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出,6月底7月初开始化蛹, 7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新成虫经补充营养后, 于8月上中旬咬孔飞出, 入土越冬。防治方法见光臀八点小蠹。

重齿小蠹成虫尾部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