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制材

2023-04-18

简介

用锯切、铣削等工具把原木加工成锯材(板、方材)的作业。是木材加工的基础技术。木构件、木家具等是锯材再加工的产品。制材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制材设备,刃具修磨,制材工艺,锯材质量标准,原木和锯材的贮存、保管等。

沿革 中国手工制材历史悠久。山西下川出土的1.6万~2.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用燧石间接打制的石锯;在新石器时代距今10 000~4 000年出现了石斧、石锛、石锯、蚌锯等制材工具;公元前221年以后开始使用了铁制的双人锯。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中的棺木,证明了中国2 100年前手工制材已达到相当发达程度。随着木材加工业的不断发展,锯机种类愈来愈多。1348年德国开始使用框锯机,1777年荷兰开始使用圆锯机,1808年英国取得带锯机的专利权。中国机械制材开始于1898年,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建立总制材厂,1905年日商大仓组、秋田商会在安东、沈阳建立制材厂,1934~1940年东北制材厂约有80个;福建1925年前后建立制材厂,1937年福州有96个制材厂;上海是全国最大木材销区,1949年前外资经营的制材厂有汇芳、联大、三井、扬子、三河、启明、洪业等厂,民族资本家有财记、荣茂两制材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先对制材厂进行调整、改造,加强了生产管理;1952年设立东北制材工业管理局,并由东北人民政府林业部颁发了制材工厂暂行技术保安规则。同时在林业高等院校增设木材加工专业制材专门化,培养制材高级专业技术人材,设置以制材为主的科研机构;实行“靠山制材”方针,除调整充实林区制材生产能力外,还从部分城市将制材厂迁往林区,就地加工,降低木材运输成本。中国1950年锯材产量为344万立方米。现在全国约有2万个制材厂,年生产能力为2 500万~3 500万立方米。1988年全国锯材产量为2 621万立方米。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部分带锯机(包括双联带锯机)。产品结构由早期单一生产一般锯材,逐步过渡生产干燥锯材、刨光锯材、木门窗和木构件,还部分地生产工艺木片,作为造纸和人造板原料。中国制材出材率平均70%左右,是世界出材率较高国家之一。从50年代起研究总结了一套下锯技术,包括原木下锯法、枕木抽板下锯法、径切板和弦切板下锯法等下锯技术,60年代上升为“划线进锯、套裁下料”,在东北推广应用。国营制材厂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44立方米/人年。工厂分布,林区占1/3弱。由于占2/3强的原木长途运往木材销区制材,浪费车皮和运输力,加工剩余物得不到集中综合利用。

展望 中国制材工业今后发展方向是:①节约木材,发展综合利用,销区制材厂应以加工进口原木为主,林区制材厂应以加工国产原木为主,要靠近原料基地发展制材工业。②发展锯材新产品,如干燥锯材、防腐防虫锯材和阻燃锯材、刨光锯材、地板材等装饰用的品种。林区制材厂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多层次深加工,如窄材短材进行拼宽接长的胶合木,生产木制构件、半成品及成品等。③随着天然林资源的减少和人工林资源的增加,小径原木将逐年增多,削片制材机械将得到发展应用。制材企业剩余物削片及锯屑,用于造纸、厚纸板和刨花板、纤维板的生产,木材综合利用率将日益提高。

英文

lumb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