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百科

中国水牛

2023-04-18

简介

中国役用水牛的总称。产于中国淮河、长江以南地区。

起源与分布 中国水牛属于沼泽型水牛, 起源于亚洲原水牛。中国黑龙江、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已先后发现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以来的水牛化石七处,分布地域十分广泛。中国境内远在300万年到50万年以至10万年以前从南到北就有水牛分布。其中四川所发现的水牛化石,经考古工作者和古生物学家鉴定,即为印度野水牛,距今已50多万年。中国古书记载犩牛、犪牛很像亚洲野水牛,《尔雅·释畜》说 “犩牛,又名犪牛。如牛而大,肉重数千斤,出蜀山中”。《风俗通义》所记述两头苍牛(灰色牛)……,一配白绶带 (胸带), 一配灰绶带。这种 “V”形绶带证明它们是亚洲野水牛, 至今中国水牛中尚有部分牛只具有这种特征和外貌。

中国水牛分布于北纬36°以南, 东经97°以东的广大地区。即北至山东省临沂、莒县,河南省信阳、罗山县,陕西省商南、宁陕、汉中、城固、泽县、周至、眉县;南到海南岛;东至台湾,西至四川省的康定、云南省盈江。1981年底总头数为1 845万头 (未包括台湾省), 仅次于印度, 居世界第二位。

形态特征 中国水牛属于亚洲家水牛的沼泽型品种, 生物学特性相似, 染色体数皆是2n=48。而亚洲水牛还有河流型品种,其外貌、生产性能和生物学特性与沼泽型有明显的区别。如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萨蒂水牛、梅萨纳水牛等。

中国水牛外貌特征相同,体躯笨重,头向前伸,额部突起,眼大突出有神,口方大,鼻孔粗大,鼻镜黑色(白牛为肉色),角粗大,角基近方形,角向左右平伸,呈新月形或弧形。鬐甲隆起,前胸较宽阔而深,胸部肌肉发达,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宽广略凹,腹大,腰角粗大突出,斜尻,后躯发育差。四肢短、粗壮,前肢开阔,呈外弧形; 后肢飞节弯曲稍大, 且多内靠呈X状, 蹄壳厚,蹄圆而大,呈黑色,白牛为蜡黄色,质地致密坚实。乳房呈碗形,乳头短小,乳静脉不够曲张显露,乳房皮薄,质地良好。公牛睾丸不大但紧实,阴囊小、无颈,阴鞘紧贴脐部。全身被毛为深灰色或浅灰色,随年龄增长,毛色逐渐由浅灰色变成灰或暗灰色,俗称“石板青”或 “灰瓦”; 白色水牛被毛为白色,皮肤粉红并有黑色素斑块。被毛长而稀疏,两眼内角、下颌两侧有一簇浅灰色或白色毛, 颈下和胸前有1~2道白色毛环, 下腹和四肢下部毛色为灰白色。

生产性能 主要用于耕田、耙地、挽车、戽水、推磨等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役。公牛最大挽力相当于体重的73.1%, 阉牛为46. 25%, 母牛为43.8%。中国水牛经育肥后,屠宰率58. 44%,净肉率46. 04%,眼肌面积47平方厘米。二胎以上泌乳期平均为239. 9天(156~364),泌乳量为773. 4 (437. 4~1509)千克,乳
脂率为7. 1%~11. 6%, 乳蛋白为4. 5%~5. 9%。

英文

Chinese Water Buff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