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 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的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简称“四化一供”。1984年1月针对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 将 “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改为“有计划供应良种”。
“四化一供”是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加强和健全种子工作而提出的, 逐渐以专业化生产种子代替农民自己留种的发展方向, 这是中国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实行“四化一供”便于加强技术指导, 提高种子质量,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同时也能节省人力物力。
种子生产专业化, 即根据各种作物的用种需要建立专门的种子生产基地。如国营良(原)种场及特约繁种基地等, 按照操作技术规程, 有计划地繁殖原种和杂交种的亲本以及大田生产用种。种子加工机械化即把种子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种子进行机械加工, 包括烘干、清选、精选分级、拌药消毒等。种子质量标准化就是要求供大田生产用的种子及原种种子, 应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要求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品种布局区域化即按照作物不同的区域适应性,合理安排品种布局, 在一个自然区域内, 选用适宜的当家品种、搭配品种及接班品种。有计划的供应良种,就是根据种植计划, 按照需要由种子公司统一组织良种繁育, 统一收购、加工、保管, 并按一定程序进行种子检验。合格的才能销售供大田生产使用。改变了过去分散留种或种子与粮食不分的状况。
供种形式有三种:①全县建立一个种子加工厂,以及相应的种子仓库、晒场、检验室等附属建筑设备。在种子加工厂附近建立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由县种子公司直接组织产、购、销。②按自然区域, 将全县划分为若干片, 分片建立中心种子站或分公司。每个中心种子站建有种子仓库、晒场、加工车间、检验室等设备, 并相应地建立种子生产基地, 在县种子公司的领导和统一规划下, 负责本片的种子生产、加工、保管和供应业务。③县、区、乡、村联合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