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温室变温管理

2023-04-15

简介

按照一天的时间变化分时段改变温室气温的管理方法。根据作物光合与呼吸作用,光合产物的运输与积累等生理活动与温度日变化的关系,控制不同时段的温度,白天用适当高温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加速光合产物的输送; 夜间用适当低温,以抑制作物呼吸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与生长,从而达到高产、优质和节能的目的。

美国学者在1948年提出了温周期理论,指出植物生长要求昼夜温度有一定变化。1970年日本土歧知久首先证实了夜间变温管理比恒温管理可提高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并节省燃料。1976年发表了“果菜四段变温管理”的模式,将昼夜分为白天增进光合作用的时间带,傍晚至前半夜促进光合产物输送的时间带,后半夜抑制呼吸消耗时间带,分别确定不同的适温,实行分段变温管理。四段变温管理,在日本已作为一种温室节能增产措施而被广泛应用,各类变温自动控制装置已有商品销售。中国在8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变温管理。变温管理比恒温管理一般可增产7%~15%,同时节省燃料费用5%~10%。

番茄和黄瓜的变温管理模式如图所示。一般分为午前、午后、前半夜和后半夜四个阶段。午前使气温随光照增强而尽快上升,保持在25~30℃以促进光合作用。午后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运输逐渐开始,设定气温稍降至22~25℃。傍晚前后的4~5个小时内黄瓜保持15~16℃,番茄保持12~13℃,加速光合产物的输送。随后保持一般的夜温,即黄瓜13℃、番茄10℃。后半夜为减少呼吸消耗增加积累, 黄瓜采用10~12℃,番茄降至6~7℃,但同时要求地温保持在16℃以上。清晨加热升温,黄瓜至18℃,番茄至15℃,可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并能降低相对湿度,预防病害。

番茄、黄瓜的变温管理模式

变温管理的夜间温度指标,应随太阳辐射量而变化。阴天时一般比晴天要相应降低2~3℃。进行CO2施肥时白天的温度指标相应可提高2~3℃。在制定具体的变温管理指标与措施时,还要考虑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产品的上市时期及上市量等因素。

英文

varying temperature management of green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