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土地利用

2023-04-15

简介

对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组织合理利用的工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用地布局,使地尽其利;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用地养地相结合,不断培养和提高地力;耕地整理,使耕地组织形式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率和各项现代化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发展概况 土地利用是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原始农业都是采用撂荒耕作制的方法实现用地养地。古代农业实行休闲、轮作中放牧地的二圃和三圃制,以利农牧结合和恢复地力,同时实现了布局调整。现代农业轮栽式农业逐渐取代了三圃制,土地不再休闲,耕地得到合理利用。有些国家如美国等由轮栽式向专业化种植过渡,在布局上实行大调整,出现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的大规模经营,用地普遍使用化肥增加地力,但养地不足。随着机械化和水利化的发展,为了使其充分发挥效率,较普遍地实行了耕地整理。

中国在商代以前,先民常通过占卜决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到商代,居住在渭河平原的周人已知考查水源、水质、流量、地势高下的情况,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容易灌溉的地方进行垦种,并且实行爰田制(亦称辕田制、易田制),按土壤肥瘠制定耕作与休闲的计划,轮换使用土地。战国时期起,明确了各州土地的特性和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种植的农作物、草目、果蔬种类,因地制宜地进行作物布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撂荒休闲逐渐为连续耕作所代替。提出了恢复和提高地力的办法,并且实行了深耕和轮作倒茬,使用地养地相结合。宋元时期,公元1149年陈旉在《农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地力常新壮”的土壤肥力学说,在采用轮、间、套种等生物措施外,还强调了施肥的养地作用,论述了增施粪肥等方法。公元1313年王祯在《农书》中已记有圩田、围田、柜田、梯田、架田、沙田、涂田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从宋元至明清,中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循这一方向前进的。农田的整理,注意了耕地地块的规划与大小,能便利灌水及牛耕,并因地制宜,保持水土,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山区丘陵区的梯田,干旱地区的区田,平原地区的方田,沼泽区的圩田, 圩田又分为围田、柜田、架田、涂田和沙田,同时大力推广了畦田,颇得丰收之利。随着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布局相应进行了调整,如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等地,原为产粮区,发展了棉、桑、蔗、果,粮食生产相应减少,因而发展了周围地区的粮食生产。同时配合旱地改水田,进行了大量的农田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各个时期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用地调整,加强了农林牧结合的利用形式,发展了土地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了土地的生产潜力。同时,不断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在保证用地养地和粮食增产的前提下,增加了经济作物用地,提高经济效益。山地丘陵区建成大量高标准梯田,平原地区进行了大量方田、条田、畦田整理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的需要。

主要内容 包括用地布局、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用地养地和耕地整理。

用地布局 农林牧副渔生产除因地制宜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外,还要在利用资源改变原生生态系统的同时,有计划地建立良性生态平衡。中国地域辽阔,热量条件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之分;水分条件的地带性有多雨带、湿润带、半湿润带、半干旱带与干旱带之别;中国又是个多山的国家,山体大小、山脉走向、高度和坡向,对光、热、水、土等条件的影响形成一系列植被-土壤垂直地带性。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和作物配置产生强烈影响。

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为了避灾保收,农业地区专业化布局不宜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的作物种类也不宜过于单一,应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优势的原则,有计划地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林业是改善土地生态结构,建立良性环境的关键。中国除东北、西南两大林区外,南方广大山区地处亚热带、水分条件好,树木生长快,造林和封山育林都能很快取得成果,林业生产潜力很大。平原地区和牧区的防护林网建设,能改变无林状态,增强其抗御风蚀和调节小区气候的能力。此外还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区,建立一批木本油料、木本粮食和副产品的基地。

牧业在中国比重还较小,不论农区、半农半牧区都应大力发展。农区现在牲畜头数占全国的86%,提供的肉食占95%,应逐步改善畜牧业结构,利用草山草坡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半农半牧区应农牧结合,农业生产要为牧业提供饲料,除发展本区的畜牧业外,可逐渐建成为牧区的牧畜育肥区,把现代化农业与牧业紧密结合起来。牧区需加强草原管理、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改善畜群结构,增加母畜比重,提高出栏率,实行以草定畜的科学管理,使草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选择水土条件适宜的土地建立饲料饲草基地,实行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生产方针,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调整农业用地结构 农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既有争地、争水、争劳力、争季节的矛盾,也有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依赖关系。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使粮食、经济作物搭配合理,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优势。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国民经济计划、人民生活需要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又要随这些因素变化而更改。具体调整时,要注意:①考虑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一般大范围的作物布局主要决定于热量、水分、地貌等因素,而小范围的作物结构与水利、土肥、小地形、小气候等关系更为密切;②是否合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并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在国家的政策、计划指导下增加产量和收入;③要考虑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可能;④要统筹兼顾,合理搭配,用养结合有利于培肥地力,增产增收;⑤要考虑农田生态平衡的要求,有利于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稳定高效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国粮食作物的配置,要以地方性自给生产为主,经济作物要逐步扭转过于分散的局面,对那些种植在不适宜地区的经济作物,要逐步调整改种适宜的或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在生态条件最适宜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用地养地 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是培养地力,实现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用地养地的途径很多,如合理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料,生物养地、秸秆还田等。合理轮作的养地作用,主要是均衡地利用土地养分、水分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不同作物要求养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吸收利用的能力也不同,禾本科作物对氮、磷和硅吸收的数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数量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氮素和钙,而对硅吸收数量显著的少。冬小麦、亚麻只能利用土壤中易溶性的磷化合物,而燕麦、马铃薯及豆科、十字花科作物利用土壤中难溶性化合物的能力较强。后一类作物留下的残茬和根系中所含的磷化合物,可以补充土壤磷素的供应,并可供下茬作物利用。连续栽培同一种作物会使土壤中特定养分片面消耗。在栽培了浅根性作物之后换种深根性作物,可以利用由于淋溶而向下层移动的养分,在干旱地区还可以利用深层贮存的水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肥力,豆科作物因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包括豆科作物的轮作就可以改善土壤中氮素状况。作物的秸秆、残茬、根系、落叶是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水旱轮作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作用。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的分泌物及根际微生物的分泌物,对土壤性状有重要影响,合理轮作与否将产生不同效果。增施有机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有显著作用,因地制宜大力抓好积、种、养、制几个方面,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料,使土壤中有机质建立合理的周转平衡,并有积累,就能收到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效果。

耕地整理 耕地内部组织必须适应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合理安排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种植业的生产条件以及建立科学的耕地利用方式,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等要求。耕地整理主要包括:耕地形式的选择、耕地的组织形式的确定、耕作田块的划分、田间排灌渠系统和护田林带的配置。耕地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地形条件和水利条件考虑,山区丘陵坡地上宜采用梯田,平原宜采用方田、条田,低洼易涝排水不畅地区采用沟洫畦田的台田。耕地组织形式是落实轮作制对耕地利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①耕作地块的组织形式,是将全部耕地划分为若干耕作区,每一耕作区划分若干耕作田块,各田块只从时间上考虑作物的轮作换茬顺序,按年按季进行作物种植安排;②轮作区加机动地段,是将大部分耕地组织成固定的轮作区,而将少部分耕地划成单独地块,留作机动使用。耕作田块是田间操作、轮作和土地建设的基本单位,对合理组织田间生产、充分发挥机械作业效率、农田灌溉及轮作倒茬有直接的影响。田块的大小和长宽度,与经营规模、地形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轮作方式和机械化水平有关,一般以人、畜力作业的田块长不超过400米,机械作业田块不超过1000米。宽度根据机组作业幅宽的倍数确定,末级排水沟的有效间距和护田林带的有效间距因地制宜地确定。田块方向以利于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利于机械作业,灌溉排水,水土保持和防风为宜。

英文

land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