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利用贮藏库内外温差,引入外界冷空气进行通风换气以保鲜果蔬的贮藏建筑物。通风贮藏库为永久性建筑,结构简单,贮藏量较大,管理方便,是自然度冷却贮藏中应用时间较长、贮藏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它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通风库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温度条件的限制,在气温较高季节难以维持果蔬贮存时所要求的适宜温度条件。
库体型式 通风贮藏库的基本要求是隔热通风。根据各地气候的不同特点,其立面布置有三种类型:①地上式。全部库身建于地面之上,受气温影响大,对建筑的隔热性能要求较高。进气口设在库墙底部,排气口设在库顶,进排气口高差大,有利通风。②地下式。库身全部埋入土层内,仅库顶露出地面,隔热性能好,但进出气口高差小,通风效果差,须建造一定高度的风囱。③半地下式。约有一半的库体在地面以下,通风及隔热性能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大型通风贮藏库的平面布置有分列式和联接式(图1)。前者两侧墙可设进气口,通风效果好,但占地多,外墙建筑费用高。后者的特点是相邻库房共用一道侧墙,建筑费用低,保温好,但通风效果差。
(a)分列式
(b)联接式
图1 通风贮藏库的平面布置形式
通风系统 通风贮藏库的通风系统由进出气口、风道及一些附属设施组成。通风库主要依靠通风系统引入室外冷空气调节库温。所以,通风系统的通风效能,直接决定通风贮藏库的贮藏效果。按照自然通风原理,通风系统的布置有几种型式(图2)。其中a、b、c型出气口设在屋顶1米以上,并建成烟囱状,进气口设在底部。这三种型式适用于地上库。d、e型为地下、半地下的分列式,常采用的一种通风型式。其特点是在库房两侧建进气塔,由地下进气道引入库内,库顶设排气口。这种方法进气温度比较稳定。对于联接式库群,无法在墙外建进气塔,只能将全部通气口都设在库顶。此外,还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方式,以加强库内换气。
图2 通风系统布置
通风量计算 通风贮藏库为永久性固定建筑,可以全年使用,但主要是解决秋季果蔬产品的贮藏。秋季果蔬入贮初期,果蔬的田间热较大,呼吸强度较高。为了尽快降至贮藏温度,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能满足入贮初即及时排除库内多余热量的要求。设计通风量应以贮藏库全天的热量平衡为依据,一般由下式算出:
式中 W为设计通风量(千克/小时);Q为设计条件下的一昼夜需排除的热量(千焦/日),由果蔬的田间热、呼吸热、外围护结构传热量以及其他热量等组成。in、iw分别为室内外空气的比内能(千焦/千克),根据设计条件下的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确定;Lw为库外空气的密度(千克/米3);t为每昼夜设计通风的小时数(小时/日)。
通风断面确定 为了使全库通风均匀,清除死角,通风口的间距以5~6米为宜。进出风口的断面可按5~6米开间为一个计算单元的通风量进行计算。一般贮藏库的通风换气,不考虑风压而仅考虑热压的作用。
英文
ventilation storage instal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