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农业系统工程

2023-04-15

简介

结合农业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系统组建和运行的工程技术。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

农业系统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它以生物为主要对象且受自然因素强烈影响。所以,农业系统工程应从生命系统的特点出发,着力于研究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运行机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运用农业生产函数和线性规划模型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最适投放量及农业资源配置等问题。进入60年代,苏联和东欧各国也相继运用线性规划拟定农业最优规划。60年代末,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资助下建立农业发展模型。70年代以后,农业系统工程在作物生长、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农业生产技术模拟、作物干燥和加工、农业规划、农业灌溉、农业能源等方面有了广泛应用。如荷兰瓦赫宁根学派开发的作物生长模拟器ELCROS,可以模拟农田小气候,光合作用,呼吸消耗,水分平衡和作物生长等一系列基本过程。美国的SIMCCOTⅡ、CERES等模拟模型,除模拟土壤水分变化、作物生长,还可模拟发芽等发育过程。1962~1963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运筹室合作建立了农业机械配备线性规划模型。1979年11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农业系统工程工作委员会。1980年张沁文、钱学森发表论文《农业系统工程》。198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委员会,分别举办农业系统工程培训班。在高等院校设置农业系统工程课程,培养了一批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生。1985年7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1987年8月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美国农业工程学会等四个单位联合发起和主持了第一届国际农业系统工程会议。

农业系统工程研究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涉及运筹学,控制理论,经济计量学,投入产出分析,系统模拟等。研究领域涉及农业区划、农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物布局、作物栽培技术、畜群结构、饲料配方、林木合理采伐和迹地更新、农机具优化设计、农机具合理配备、农村建筑优化设计、水利工程最优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农业气象测报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若干省、地区和几百个县以及一些国营农场结合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运用多种模型技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进行全面规划,有的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979~1984年中国湖南省娄底地区应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方法,对《威优青杂交水稻丰产农艺措施方案》进行设计,建立了各试验因子(包括播种期,秧田播种量,插秧时叶龄,插秧密度,施肥水平等)在空间上的多维反应面数学模型,得出规范化的田间试验方案,在大面积推广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这种方法已推广到小麦、棉花、大豆等作物。

1982年中国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计算中心,依据历年小麦病害情况和多年气象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找出气温、湿度、雨量等按生长季期分期的426个因素与不同病害水平,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因子,找出判别式,成功地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棉花蚜虫防治,也取得了成功。

农业系统工程还应用于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英文

agricultural systems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