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

红麻病害

2023-04-15

简介

红麻病害已知有40多种。中国已发现28种,其中真菌病害21种,细菌病害1种,病毒病害2种,线虫病害3种,缺素症1种。以炭疽病和根结线虫病对产量的损失最大。

简史 红麻1908年自印度引入中国台湾种植,1912年台湾台北地区首次发现红麻炭疽病为害。1927年美国哈特利(C. Hartly)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也发现炭疽病和根结线虫病为害。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红麻种植面积较小,红麻病害研究局限于一般调查。自50年代开始,随红麻面积扩大,病害为害加重,特别是炭疽病大流行,才引起人们重视。50年代初,美国、古巴和厄瓜多尔都有专人研究。1953年美国佩特(J.B. Pate)提出种植抗病品种防治炭疽病。与此同时,中国陈鸿逵、司权民等都先后对该病作了研究,并提出温汤浸种和种植抗病品种等防病措施。

种类和分布 苗病类中国有11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hibisci Pollacci)、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R.cerealis Van-der Hoeven)、炭腐病[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t.) Ashby]、白 绢 病 (Sclerotium rolfsiiSacc.)、茎 基 腐 病 (Fusarium spp. )、苗 枯 病(Alterinaria tenuis C.G. Nees)、疫 霉 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和P. parasiticaDastur)等。引起烂种、烂芽、苗腐和叶斑等症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南麻区均有发生。其中炭疽病、立枯病和炭腐病遍布世界红麻主产国。

根病类主要有炭腐病,可使麻株枯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 Chitwood)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la Chitwood)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可致麻株根系产生许多瘤状物,引起叶黄,株矮,生长发育不良,并易遭病菌侵染引起根腐。此外,白绢病可造成根部和茎基部腐烂。

茎病类中国有10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炭疽病,可致嫩茎腐烂。炭疽病,可致麻株枯萎。斑点病(Cercospora malayensis Stev. et Solh.)、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 和腰折病 (Helmintho-sporium sp.)等可使茎部产生大小不同的病斑,茎秆易折断,留种麻种子产量损失更大。

叶病类中国有11种,分布广,为害重的有炭疽病、疫霉病、斑点病、灰霉病、叶霉病(Cercospora hibisci-cannabini Sawada)和灰星病(Tubercularia abutilo-nis Kats.),可产生不同形状的叶斑,病叶早落。

此外,还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是为害维管束的细菌病害。该病曾使湖南、浙江、福建部分麻区成片麻株枯死。由病毒(病原未鉴定)引起的红麻卷叶病和花叶病也是遍布中国和世界红麻生产国的主要病害。麻地缺钾可致黄叶病。

世界部分产麻国严重为害而中国尚未发现的病害有红麻锈病(Aecidium garkeanum P. Hennings),在红麻原产地之 一的非洲广泛分布,印度也有零星发生。眼腐病(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红麻的特有病害,先在叶痕处出现褐色坏死斑,似眼状,最后环绕全茎,使纤维外露,严重时茎折。红麻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 (Lev.) Arn.]在古巴为害叶片,受害麻叶淡黄色,病斑被菌丝及孢子覆盖呈灰白色,受害麻株叶片部分或全部脱落。类细菌(Bacteria-like organism,BLO)引起的皱叶病是澳大利亚红麻于80年代初发生的新病害,受害麻株叶片皱缩变形呈杯状,叶片小,麻株梢部因腋枝被刺激生长呈簇状,麻株明显矮小。茎点霉菌(Phoma sabdariffaeSacc.)在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引起叶斑和茎尖枯死。此外,埃及纽带线虫(Hoploluimus aegyptiSha.)在埃及,短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rusGod.)、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Perry.)、双宫螺旋线虫(H. dihystera Sher)和多带螺旋线虫(H. multicinctus Golden)在古巴都可为害红麻。

红麻多数病害的病原菌能在种子或病残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红麻生长期间借风雨、昆虫、流水及农事操作再侵染。种子和土壤带菌量高,苗期低温高湿,麻地地势低洼、板结,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管理粗放及连作均有利发病。

病害控制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中国尚未发现的病害如红麻锈病和白粉病或美国红麻炭疽病菌小种传人; 用退菌特、炭疽福美、拌种双等药剂拌种或浸种,能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 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播种,轮作换茬,加强栽培管理等; 喷洒退菌特、炭疽福美、克菌丹、甲霜灵、多菌灵或硫菌灵等药剂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效。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可用D-D混剂或涕灭威处理土壤。

英文

kenaf dise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