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弹涂鱼

最近更新:2023-03-05

大弹涂鱼(花鱼,花跳鱼)
B.pectinirostris(Linnaeus);Bluespottedmudhopper

背鳍Ⅴ,Ⅰ-23—25;臀鳍Ⅰ-21—23;胸鳍18;腹鳍Ⅰ-5;尾鳍17。纵列鳞89—103;横列鳞20—21。体长66—135mm:体长为体高6.1—6.5倍,为头长3.4—3.7倍。头长为吻长4.8—5.9倍,为眼径5.8—6.4倍。体延长,侧扁。头大,稍侧扁。吻圆钝,向前倾斜。眼小,背侧位,两眼互相靠近,下眼睑发达。口大、前位,平裂。两颌约等长。下颌牙平卧状,牙端斜截形或具凹缺。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鳍棘延长,丝状,第三鳍棘最长,大于头长;第二背鳍基部长。胸鳍基部具臂状肌柄。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后缘完整。体蓝褐色,两背鳍蓝色,具不规则小白斑。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具5—6条暗色横纹。

暖温性近岸小型鱼类。栖息于烂泥底质的低潮区或半咸淡水的河口滩涂。广盐性,穴居。依靠胸鳍肌柄在泥涂上匍匐跳跃,觅食。摄食底栖硅藻、石莼、圆虫、桡足类。春季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有一定经济价值。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日本。

大弹涂鱼(花跳鱼),又称跳跳鱼,属于弹涂鱼料。它是盛产在我国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沿海一带滩涂里的一种小鱼。体长约—厘米,头大略扁,双眼凸出,嘴阔,灰褐色的身体布满着花斑,腹部有吸盘,能附在礁石上栖息,喜欢钻洞穴居于底质为烂泥的低潮区,或咸淡水交汇的江河口滩涂。因为它习性狡猾,弹跳力极强,喜欢在潮水退后的海滩上跳跃,身上又有淡蓝色花斑,故名大弹涂鱼(花跳鱼)。

大弹涂鱼(花跳鱼)耐寒耐热,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粘膜的呼吸作用作辅助呼吸器官,被捉后可以“不吃不喝”达—天。大弹涂鱼(花跳鱼)的视觉十分敏锐,一只眼睛专门用来搜寻食物,另一只眼睛却警惕地注视着可能出现的敌害。大弹涂鱼(花跳鱼)的肉质细腻鲜嫩,属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品。日本和西方人将大弹涂鱼(花跳鱼)视为餐桌上的特有的海鲜“伟哥”佳肴,誉为之“水中人参”。在食疗保健方面它还有滋阴壮阳,生精养血,舒筋活络等功能。凡久病初愈,肾虚精乏,腰酸膝痛者,买上几两大弹涂鱼(花跳鱼),炖当归、熟地、枸杞、黄芪等,或以大弹涂鱼(花跳鱼)加大米、老姜、盐、胡椒粉。煮法是:先将大米煮成粥,至六成熟时,将大弹涂鱼(花跳鱼)和姜放进米粥煮至米熟下盐,吃时,撒下胡椒粉。日服一次,连服数次,即有显著疗效。

大弹涂鱼(花跳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理想的药膳。大弹涂鱼(花跳鱼)表皮的滑液有很强的杀菌消炎作用。常食大弹涂鱼(花跳鱼)可辅助治疗传染性肝炎、痔疮、体癣等症。老年人吃大弹涂鱼(花跳鱼)尤为适宜,因此,在闽、粤、台等地风俗中,晚辈常将此菜送给长者,视为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