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Phasmida。旧称䗛目。通称竹节虫或䗛。昆虫纲、有翅亚纲、渐变态类。以一部分相似的外部形态,曾属直翅目竹节虫总科。现因体形独特,多分为单独一目。包括2科:叶䗛科与䗛科,400属。中国记载的有Macella属和Datames属各1种,叶䗛属3种,短肛棒䗛属2种,长肛棒䗛属14种,皮䗛属6种,枝䗛属1种。世界已知超过2 500种。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及中南美地区。
形态 形似细长竹节或宽叶片状。中到大型,大的体长可达33厘米; 绿色或褐色,有些种类体表具刺状突起。头略扁,卵圆形,少数细长球形,后方突出,下口式。复眼小,卵形或球形,略突出; 复眼内侧前方有3个单眼; 有时2个或无。触角短或细长,呈丝状或念珠状,8~100余节,多数种类第一节较粗,呈圆筒形,具三棱形扁平的刺或角状突起。咀嚼式口器,上颚粗壮; 下顎须5节,略扁平,末节细长; 下唇须3节。前胸短,背板扁平,前方侧缘略凹入,表面具小颗粒及刺状与角状突起。中、后胸长,亦着生突起。但叶状竹节虫的中、后胸不特别伸长。后胸与第一腹节紧密连接。翅2对,前翅小、革质,后翅膜质,臀区大; 有的种类只有一对翅或翅。足细长或扁宽,前足在静止时向前伸展,中足短于后足;跗节一般5节,亦有3~4节者。爪一对,爪间突一个。有臭腺,开口于前胸下方。腹部10节。产卵器不发达。有一对不分节的尾须(见图)。
竹节虫目形态图
Ctenomorphodestessulatus(雄)
(仿K.H.L. key)
习性 竹节虫静止时栖息于植物上,具拟态与保护色,不易被发现。雄虫较活泼,昼夜活动,一般夜间摄食较多; 植食性,以各种树木、杂草为食,有时食害棉花等作物,若虫常食叶脉,或食害叶柄。若虫与成虫腹端上屈,在雄虫交配期尤为明显。如受惊扰,常后退再落下,并以前胸背板前角发射臭液。两性生殖,卵散产,卵
形不规则,卵壳坚厚,附着于树枝上,经风雨冲涮后掉落地上,或直接产卵落地,翌年春天在地表面孵化。有的种类进行孤雌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