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

玉米旋心虫

2023-04-14

简介

旱粮蛀茎害虫,又名旋心异跗萤叶甲、玉米枯心叶甲。学名Apophylia flavovirens (Fairmaire)。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山西、辽宁。幼虫主要蛀害玉米,次为高粱、谷子; 成虫喜食薄荷。成虫体长5~6毫米。全体密被黄褐细毛。头黑褐,复眼黑色。触角丝状,11节,基部4节淡黄褐,其余黑褐。前胸黄色,前缘转深,具小刻点,鞘翅翠绿具光泽,足黄色,腹部黑褐。成虫极似麦茎叶甲,但本种复眼大,麦茎叶甲复眼较小; 两者复眼与其面颊之比明显不同。卵椭圆,长约0.8毫米,宽0.5毫米左右。初产乳黄,渐变枯黄,终呈褐色。末龄幼虫体长8~11毫米,头褐色,胸腹部姜黄,2~12节均生黑褐色斑,上生刚毛,臀节扁平,半椭圆形,背面中部凹下,具细毛,腹面有2疣突。蛹长5~7毫米,黄色。在山西、辽宁均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6月越冬卵陆续孵化。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上中旬,7月下旬为化蛹、羽化盛期,8月上中旬陆续在土中产卵越冬。成虫日间活动,夜晚静止,遇有惊扰,假死落地。卵散产于玉米田疏松土中或植物须根上,多者数十粒成团,每雌平均产卵20粒左右。雌虫寿命平均12.9~18.5天,雄虫10.2~13天。幼虫白天多潜于玉米根际附近深约1~3厘米土中,傍晚至翌日晨多自根茎交界处或近地面2~3厘米处蛀入株高10~30厘米的玉米幼苗为害。蛀孔褐色,受害轻者呈现排孔花叶,重者枯心或分蘖丛生、节间缩短、叶片浓绿。玉米拔节后则自底部叶鞘内侧向上蛀食,至节间嫩处蛀入茎秆,株高10厘米左右小苗期,幼虫频频转株为害。发生严重地块常成片缺苗断垄,甚至毁种。老熟后即于根际附近深约2~3厘米土中筑室化蛹,蛹期5~8天。一般在5~6月(辽宁)或6~7月(山西)降水比较充沛年份发生较重。此外,迟播玉米受害重于早播玉米; 玉米连作田块重于轮作田块; 水浇地、低洼地受害重于旱地或坡地。轮作换茬,适时早播,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可减轻受害。结合间苗、定苗,拔除被蛀苗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可压低转株率。田间初见为害,及时以40%乐果乳油500倍稀释液灌注根际土壤,可显著压低为害程度。

英文

corn stem leaf bee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