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

小蜂

2023-04-14

简介

膜翅目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昆虫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体长多为1~5毫米左右,最小0.2毫米,触角膝形,5~13节,端部1~3节常膨大呈棒状。小盾片发达。前翅仅见一条翅脉。产卵器从腹部腹面亚端部伸出。

习性与应用 绝大部分为寄生性,部分种类为捕食性,少数植食性。寄主广,寄生于各类昆虫、蜘蛛、螨等的各虫态,并常见跨期寄生。一般为初寄生,部分为重寄生,有的二者兼具。在害虫自然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据美国赫法克(C.B.Huffaker)和梅辛杰(P.S.Messenger)1976年统计,世界各国引进天敌防治157种害虫成功的实例中,有72种为小蜂。其中58种蚧虫和粉虱的防治,有39种为引进小蜂而成功的。在这些例子中,不少小蜂资源均取自中国。如日本从中国南部引进黄盾扑虱蚜小蜂 (斯氏蚜小蜂) 防治黑刺粉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中国南部和台湾省引进岭南黄金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和梨圆蚧扑虱蚜小蜂防治红圆蚧。30年来中国在赤眼蜂、平腹小蜂、黑青小蜂(红铃虫金小蜂)和苹果绵蚜蚜小蜂(日光蜂)的繁殖利用上均取得成功。从国外引进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也效果显著。

种类 主要有9类:

大腿小蜂 小蜂科,大腿小蜂属,是小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2~7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带有白、黄或红色斑纹; 头、胸点刻粗糙,胸部膨大,盾纵沟明显; 后足腿节膨大。主要寄生鳞翅目蛹或双翅目围蛹,有些可寄生叶甲或蜂类。中国常见的有广大腿小蜂(图1)、无脊大腿小蜂和次生大腿小蜂(重寄生)等。

图 1 广大腿小蜂(雌)

广肩小蜂 广肩小蜂科。体长1.5~6毫米,色黑,少数具鲜黄斑纹或略具金属光泽; 前胸背板宽阔呈方形或长方形,胸部背面点刻粗密,盾纵沟深而完整。食性杂,一般寄生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不少种类是瘿蜂及其他虫瘿昆虫的重寄生蜂。少数种类植食性,为害植物茎或种子,成为农业害虫。中国常见的有重寄生的刺蛾广肩小蜂 (寄主为刺蛾寄生蜂上海青蜂)和粘虫广肩小蜂(寄主为寄生稻螟蛉、粘虫及稻纵卷叶螟的多种姬蜂、茧蜂),以及为害竹茎的竹瘿广肩小蜂和为害种子的甘草种子小蜂等。

金小蜂 金小蜂科。体长1~3毫米,多为金绿色,也有蓝或虹彩的; 触角13节,具2~3个环状节; 盾纵沟常不完整。种类多,寄主广。中国各类害虫多有相应的金小蜂寄生,其中黑青小蜂已用于生产。其他常见的还有蝶蛹金小蜂,负泥虫金小蜂、斑腹瘿蚊金小蜂和盔蚧长盾金小蜂等。

姬小蜂(寡节小蜂) 姬小蜂科。体长1~3毫米,较脆弱,常具金属光泽; 触角至多9节,雄虫触角常具分支; 足的跗节仅4节。种类多,寄主包括各类昆虫和蜘蛛的卵。体外或体内寄生。螟卵啮小蜂(图2)在中国热带地区(如海南省崖县)寄生率甚高,能抑制三化螟的发生。中国常见种还有稻苞虫柄腹姬小蜂、螟蛉稀网姬小蜂和螟蛉狭面姬小蜂等。

图 2 螟卵啮小蜂

蚜小蜂 蚜小蜂科。微小、脆弱,体长不及1毫米,黄至黑褐色,无金属光泽,触角至多8节; 盾纵沟发达; 前翅缘脉较长,痣脉短,后缘脉不发达; 中足胫节距较长但不粗大。它是蚜虫、蚧虫和粉虱的主要寄生蜂,多数种类能抑制寄主的种群数量。某些蚜小蜂,如黄盾捕虱蚜小蜂(图3)、岭南黄金蚜小蜂、丽蚜小蜂和苹果绵蚜小蜂等,在防治果树、园林害虫中作用良好。

跳小蜂 跳小蜂科。较粗壮,体长一般1~2毫米,大的可达4~5毫米,具深黄、褐或黑色金属光泽; 触角至多11节; 盾纵沟浅或缺; 中足胫节距粗而长,善跳; 前翅缘脉和后缘脉均甚短。种类丰富,寄主范围甚广。寄生于昆虫的卵、幼虫和蛹。内、外寄生均有,一些种类为重寄生,也有兼具捕食习性的。寄生鳞翅目幼虫的有些有多胚生殖现象,如多种多胚跳小蜂。中国常见种类有巨角跳小蜂、长索跳小蜂、刷盾跳小蜂、花翅跳小蜂和卵跳小蜂等。寄生于益虫白蜡虫的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和寄生紫胶蚧的黄胸胶蚧跳小蜂则有害。以红蜡蚧扁角跳小蜂(图4)防治红蜡蚧是一著例。

图3 黄盾捕虱蚜小蜂

图4 红蜡蚧扁角跳小蜂

图5 叶蝉柄翅小蜂(雌)

旋小蜂 旋小蜂科。似跳小蜂,体长2~4毫米,常具金属光泽。但触角具1个环状节和7个索节、前胸背板不横宽而向前收窄、前翅缘脉甚长,这些特征可与跳小蜂区别。寄生各种昆虫体内。中国常见主要种为平腹小蜂。此外,寄生稻瘿蚊的稻瘿蚊长距旋小蜂和东方长距旋小蜂寄生率也较高,有利用前途。

赤眼蜂 见赤眼蜂。

缨小蜂 缨小蜂科。体长不及1毫米;触角细长,雌虫8~11节,雄虫10~13节;前翅狭长,翅脉极不发达,缘毛甚长。多为卵寄生蜂。中国常见的如寄生多种黑尾叶蝉卵的叶蝉柄翅小蜂(图5),寄生褐飞虱等卵的多种飞虱缨小蜂,一般寄生率都较高,有利用前途。

英文

chalcids; chalcid-wa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