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

蒙古灰象甲

2023-04-14

简介

以成虫为害幼苗、幼虫为害根系的多食性害虫。学名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鞘翅目,象虫科。主要分布于苏联、蒙古、朝鲜和中国的东北 、华北、内蒙古等地。为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玉米、高粱、烟草、瓜类、向日葵、亚麻等作物。成虫喜食刚出土幼苗,为害严重时,吃光叶片,咬断生长点,造成缺苗断垄。大豆、甜菜幼苗受害尤重,春季干旱年份为害更重。

成虫体长4~6毫米,体色灰黑,密被黄褐色短毛。喙短,表面有一纵沟。鞘翅上各有10行刻点,行间散
生黄褐短毛和灰白或黄白小圆斑,无明显黑斑,后翅退化 (见图)。卵椭圆,长约0.8毫米,初乳白色,后转黑褐色。末龄幼虫体长6~7毫米,头黄色,背部稍弯。裸蛹长5~6毫米,乳黄色。

中国东北两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室中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近10℃时,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最初因温度低、风大,活动迟缓,多隐藏在土缝中不易发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活动盛期,喜在温暖干燥无风晴天活动。每日10时后大量出现,取食求偶,15~16时为活动高峰,18时左右潜入土缝中。6月间地表晒热后,常潜藏在枝叶茂盛的植株下。成虫有假死性和群集性,常数头至十数头集中于甜菜、大豆等苗丛食害。成虫经补充营养后交配,此时气温20℃左右。5月上中旬产卵于表土中,每雌产卵200余粒。孵化后的幼虫在5月下旬取食植物根系和腐殖质,9月末幼虫在40~60厘米深处土室内休眠越冬。越冬后继续取食,在6月中下旬化蛹,7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在原处越冬,直到第三年才出土,先食杂草,后迁入农田。同时发生为害的尚有大灰象甲。成虫体长8~12毫米,灰黄褐色,有黑褐环状纹,习性与蒙古灰象甲相似,但耐寒性不如蒙古灰象甲,也不耐高温,平均气温20℃以上活动较盛。

蒙古灰象甲

幼苗出土前后应加强虫情检查,早发现及时防治。播种时可用棉安磷或甲基硫环磷闷种3小时晾干后播种;成虫发生初期用敌敌畏、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或倍硫磷喷施苗丛;对寄生幼虫、蛹和成虫的白僵菌及捕食成虫的蠼螋类加以保护利用。

英文

Mongolian gray we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