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百科

马世骏

2023-04-14

简介

中国生态学家。1915年12月5日生于山东省兖州。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任山东省烟草改良场技佐,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技士、技师,重庆九龙坡实验农场技师。后赴美国专攻生态学,1948年在犹他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后与动物研
究所合并)研究员,兼昆虫生态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66年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兼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学术委员等职。

他是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之一,历任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物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任《生态学报》主编和《昆虫学报》、《动物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刊物副主编、常务编委及编审顾问等。在国外,被选为国际昆虫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生态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环境规划署,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专家小组成员,联合国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环境科学联络中心生态学论坛及世界生物圈保护咨询委员会顾问,国际科联环境科学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欧洲生态科学院通讯院士。

1952年前从事烟夜蛾、棉铃虫、二化螟、三化螟、蜜蜂、红松叶蜂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以及腐殖质层小节肢动物群落生态研究。1952年后组织并参加东亚飞蝗种群生态、粘虫迁飞规律及害虫综合防治理论等研究,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理论,以及以系统生态学为基础指导植物保护工作的观点,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及害虫综合防治理论。70年代以来,提出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评价工农业建设的指标。并把生态学与系统工程结合,创建了生态系统工程理论。

发表论文约百篇,主要有《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东亚飞蝗蝗区的结构和转化》、《昆虫种群的生态适应》、《昆虫种群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东亚飞蝗中长期数量预测的研究》、《变境成长与环境的同功效应》、《生物环境系统的合成效应在昆虫种群数量变动中的作用》、《环境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略论现代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经济生态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还编写了《昆虫动态与气象》等专著。

英文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