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Isoptera。通称白蚁。昆虫纲、有翅亚纲、 渐变态类。 中国古代把白蚁和蚁同称为蚁、蠡、螱等,白蚁一名始于宋代。世界已知约2 000种,中已知有300多种。
本目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比较古老而低等的有翅昆虫,与蜚蠊目近缘。一般分为6科: 澳白蚁科、木白蚁科、草白蚁科、鼻白蚁科、齿白蚁科及白蚁科。绝大部分种类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可伸达亚洲北部以及欧洲地中海沿岸。以非洲大陆种类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和东南亚一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及台湾,不少种类分布于长江两岸,某些类群可达华北及东北的辽宁,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尚未发现外,中国各省区都有白蚁的分布,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见白蚁)。
形态 体小柔软,暗色或乳白色。有翅及无翅的生殖个体,和多数非生殖个体——工蚁及兵蚁。头部下口式或前口式,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念珠状。胸部前胸背板形状因种类而异,翅两对,前后翅相似,长形膜质,休息时平置体背,明显长于体躯,近前缘的各脉较硬化,缺少通常横脉而具古网脉的构造。交配后,翅由基部肩缝处脱落,残留部分称翅鳞。跗节一般4节,很少3节,低等种类为5节。腹部10节,第一腹板退化,尾须一对,短。雌雄虫均缺外生殖器,或仅留痕迹(见图)。
(a)
(b)
等翅目图
(a)脱翅雌成虫; (b)右前翅(仿蔡邦华)
习性 白蚁是一类多态型社会性昆虫,营巢居生活,除有翅成虫分群分飞时外,其一生大部分时间均在隐蔽条件下活动,取食、吸水都有专门泥筑的蚁路通行,蚁巢内有专门培养高级食物的菌圃,巢内温度保持在20~30℃间。夏天由于气温过高,一般躲藏于巢内。成熟的蚁群每年在最适宜的季节里,约于4~6月间分飞,此时大量有翅成虫从分飞孔涌出巢外,经分飞后落地,一雌一雄互相追逐配对,不久双翅脱落,雌雄蚁共同挖穴筑巢,建立新群体。数日后开始产卵,卵期一个月左右孵化为若蚁,若蚁经数次蜕皮成工蚁和兵蚁等。初建蚁巢一切活动均由雌雄蚁共同承担,有了工蚁后,巢内所有工作均由工蚁负担,某些种类的成熟蚁巢个体数可增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在这样庞大的群体中,按不同品级分化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殖类型,如蚁王蚁后,二是非生殖类型,如工蚁和兵蚁。
蚁王蚁后 原始有翅成虫经分飞、配对后进行繁殖的个体,它们是群体的创始者,为此被称为原始蚁王蚁后,其特点是体色较深,有发达的复眼和单眼,中后胸残留翅鳞,生殖力最大。成熟的蚁后腹部极度膨胀,丧失活动能力。蚁后产卵时,工蚁守护其傍,不断地把卵搬运到卵室。一个群体内一般只有一对原始蚁王蚁后,但是有些种类有时有两对或三对,甚至更多,有时也有一王多后的现象。蚁巢内可能出现补充型的蚁王和蚁后,补充型蚁王和蚁后又有短翅补充型和无翅补充型之分,前者有复眼,中后胸有类似若虫的小翅芽,后者无复眼,中后胸缺翅芽,这些补充型的蚁王和蚁后是一种幼态持续的现象。可能是原始蚁王蚁后衰老或死亡后群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工蚁 是群体内数量最多的品级,约占全巢总数的80~90%,除某些原始类群外,一般种类都有工蚁。工蚁虽有雌雄之分,但无生殖机能,其外形接近于若蚁,但体形稍大。工蚁在蚁巢内从事各种劳动,如筑巢、开路、清扫、喂食、吸水、搬运蚁卵、照料若蚁等。不少种类的工蚁又可分为大工蚁和小工蚁。缺少工蚁的种类,上述职能由若蚁承担。
兵蚁 蚁巢内兵蚁的数量远远少于工蚁,仅占全巢总数的百分之几,除了个别种类缺兵蚁外,大部分白蚁都有兵蚁。兵蚁也有雄雌之别,但不能生殖,兵蚁的职能是防卫、警戒,保卫巢群的安全。有的兵蚁上颚发达成钳状,有的头部向前突出成象鼻,所以有上颚兵和象鼻兵之分。家白蚁的兵蚁除以上颚攻敌外,其额腺可分泌乳状毒汁,由头前囟孔喷出,射向敌方,以资防卫。兵蚁由于口器特化,失去取食能力,日常由工蚁哺养方得生存。某些种类的兵蚁又有大兵蚁和小兵蚁之分,接近蚁王蚁后的地方,大兵蚁的数量往往多于小兵蚁。
蚁巢内除了上述各个品级外,还有卵、若蚁和待分群的有翅成虫。关于各个品级的分化和调节,除了遗传因子外,外激素在品级分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外激素通过消化道从肛门排出体外,经过相互舐食,传播于群体间,借以控制整个群体的发展、调节和平衡各个品级的分化(见社会行为)。
根据白蚁栖居习性和筑巢的位置,可分以下3个类型。
木栖性白蚁 筑巢于木材内,蚁巢由许多隧道相连而成,没有特定的形状。有些种类专门筑巢于干燥的木材内,如堆砂白蚁。有些种类则建巢于活树的枝干中,如树白蚁Glyptotermes spp.这类蚁巢与土壤没有联系。
土栖性白蚁 蚁巢依土而建,有些种类筑巢于树木根部,有些则深入地下筑巢,在地表上不露痕迹,如歪白蚁,黑翅土白蚁等; 有些种类的蚁巢在地表上筑成大土垅,如土垅大白蚁等,中国南方的云南土白蚁,其土垅可高出地表3米(见彩图182、183)。
土木栖性白蚁 筑巢地点的选择不严格,可在木材或树干内,也可在土中,巢位可在地下,也可在地上,当它在木材内建巢时,常有蚁路与土壤相连,如家白蚁、散白蚁等。
经济意义 白蚁以木材或纤维为食,其消化道内有原生动物和菌类共生,它们可产生某些酶,将纤维素分解成白蚁所能吸收的营养物,由于白蚁繁殖迅速,群体数量大,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同时活动隐蔽,往往不易察觉,一旦发现,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白蚁能蛀食木材,毁坏房屋、家具、水库堤坝、布匹、纸张、电杆和铁道枕木等,甚至也蛀食橡胶、塑料、电讯器材,例如为害房屋建筑方面的家白蚁、堆沙白蚁和散白蚁。为害水库堤坝的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等,使堤坝松散空洞。白蚁还可危害多种农作物,如直接蛀食甘蔗、玉米以及园林果木等,在林业上可为害杉木、桉树、樟树等100多种林木,其中对于纯杉木林为害更为剧烈。用白蚁或蚁巢可炼药防癌。